邵茜:用專業與愛心詮釋醫者仁心
金山網訊 4月21日,一則關于江蘇大學附屬醫院護士就餐救助老人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贏得了眾多網友的贊揚,網友紛紛表示:“為優秀的白衣天使點贊!”隨后,記者聯系到發布視頻的市民,她表示:“當時看到有這個情景,我隨手就發表了,也沒多想,目地是為了宣傳當代年輕人的正能量。”
根據視頻、家屬等多方線索,記者了解到事情的發生經過。4月20日,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門診手術室護士邵茜在與家人外出吃飯時,偶遇突發疾病的孫女士,邵茜毫不猶豫地沖上前去,發現孫女士失去意識,孫女士的家屬一時也說不清患者的過往病史。邵茜檢查孫女士的口鼻后,發現口咽部有異物,呼之不應,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法按壓腹部,促使吐出些許食物,但依舊意識不清。在家屬的協助下,邵茜將孫女士就地平臥,進行評估,并提醒家屬立即撥打120。隨后家屬表示孫女士曾放置心臟起搏器,經邵茜判斷,孫女士有心率和呼吸,但意識模糊,在大聲詢問哪里不舒服后,孫女士指了心臟。邵茜平時有隨身攜帶速效救心丸的習慣,立即讓孫女士舌下含服,并在耳邊不斷和她說話。經過一番急救,老人的情況稍有好轉,待120救護車到達后,邵茜將孫女士的情況與120醫生進行交接,直至將老人送上車。事后,孫女士的家屬寫了一封表揚信對邵茜表示感謝。
圖片由家屬提供
邵茜
根據相關線索,記者聯系到了邵茜本人,邵茜表示:“平時在工作中也會面臨突發情況,醫院護理每年都會有救急救培訓。當時沒有想太多,看到那么多人圍觀,出于本能就直接沖上去,想著盡快救人。”當被問到為什么會隨身攜帶速效救心丸?邵茜表示自己也曾是一名腫瘤患者,治療后依舊留下了一定的后遺癥,說話、吞咽有一定的影響。因為身體原因,所以養成了隨身攜帶藥物的習慣。即便如此,她仍然選擇挺身而出。回想起當時的場景,邵茜表示,急救時思維很清晰,但與120完成交接之后,情緒較為激動,有半個小時都說不清話,好久才緩過神來。
邵茜說:“我希望通過這次事件,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急救知識的重要性。在關鍵時刻,這些知識可能會挽救一條生命。”她呼吁公共場所應當配備一定的急救設備,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大家也應積極學習急救知識,比如如何通過互聯網尋找附近的AED等,以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記者 邱晨露)
記者手記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深切感受到了邵茜女士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真正含義。她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醫護人員在面對突發情況時的勇敢和堅定,也讓我們更加尊重和敬佩這個偉大的職業。
責任編輯:邱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