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婁勤儉考察調研大運河蘇南段
金山網訊 (耿聯)9月1日至3日,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大運河蘇南段考察調研。婁勤儉強調,要深刻領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對照“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要求,立足資源稟賦和良好基礎,突出文化特色和生態優勢,加快把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成走在前列的先導段、示范段、樣板段,讓江蘇的美麗中軸在新時代更加熠熠生輝。省領導樊金龍、許昆林、張愛軍、趙世勇參加調研。
大運河鎮江段開鑿于秦,有著“江南運河屋脊”之稱,形成了70多處相關的文化遺產。在市領導馬明龍、徐曙海、陳可可的陪同下,婁勤儉來到蘇南運河鎮江水上服務區,了解大運河生態保護、文化傳承、高效利用等情況,對當地通過技術手段加強過往船只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給予肯定。隨后婁勤儉登船,順河而行到丹陽,沿途檢查遺跡保護利用、航運和兩岸生態環保情況,聽取鎮江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情況匯報。婁勤儉說,鎮江是一座與大運河緊密相關的歷史文化名城,居于江南江北運河連接的樞紐地位,在解決運河跨江、高崗夾河等問題方面形成了杰出的水工技術,充分顯示了我們祖先遵循規律治水用水的智慧,要深入總結,更好展示和宣傳,為借鑒弘揚、啟迪未來發揮積極作用。鎮江古運河段文化建設卓有成效,要持續提升建設水平,彰顯城市魅力。諫壁船閘以南承擔著重要的通航功能、年通過量超億噸,要統籌文化遺產保護、生態環境修復、河道水系治理、文化旅游融合,更加系統地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在常州,婁勤儉考察了常州古運河南大街文化街區,乘船察看大運河常州核心區先導段保護利用情況,與當地干部和文史專家就進一步保護利用好大運河文化遺產進行交流討論。大運河蘇州段串聯起眾多湖泊水系,留下大量歷史文化遺產。在沿河考察了山塘街、閶門、古胥門、水陸古盤門、吳門橋、瑞光塔等點位之后,婁勤儉對蘇州圍繞打造“運河十景”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給予肯定。
婁勤儉在調研中強調,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其中蘇南運河保護利用一直走在前列。婁勤儉指出,蘇南五個主要城市的格局和發展變遷與運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地位突出、使命重要。要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放到 “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中考量,推進這項傳承歷史、澤被后人的事業。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文化遺產內涵,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真正起到保護遺產、傳承文明、造福人民、創造未來的作用。要做好“文化”文章、“活態”文章、“統籌”文章、“精細”文章,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符號,為展示國家形象、傳播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貢獻更大力量。
責任編輯: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