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綠茵邂逅古渡,讓研學對話千年——“跟著蘇超讀鎮江”創新文旅融合
金山網訊 8月2日,由鎮江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局及兩地報業集團組織的“詩意鎮江·讀城行動”——“跟著蘇超讀鎮江”研學活動拉開了帷幕。近200名來自南通的親子家庭通過一天的沉浸式“讀城”體驗,從醬香彌漫的醋文化博物館到體驗筋道入味的鍋蓋面,從近代建筑林立的老街到文化地標的西津古渡,全方位感受這座江河交匯之城的獨特魅力。通過與當下火熱的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蘇超”)相結合,將體育激情與文化體驗深度融合,成為創新區域文旅融合的生動實踐。
研學之旅,解碼鎮江的文化基因
醋文化博物館,一滴醋里的千年匠心。研學活動首站來到中國醋文化博物館。南通市民陳先生帶著家人興致勃勃地參觀:“家里一直吃恒順香醋,今天才算真正了解它的‘前世今生’。”醋文化博物館將現代展陳科技與傳統釀造工藝相結合,從醋的歷史演變、世界醋種對比到傳統固態發酵工藝演示,系統展現了“中國醋都”的文化底蘊。南通市民張先生在世界醋種展區駐足良久:“原來醋還有這么多品種!女兒快上一年級了,這種寓教于樂的體驗比課本更生動。”據了解,現在醋文化博物館每年都要接待上百個研學團隊,已逐漸成為鎮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與傳播的重要窗口。
鍋蓋面品鑒,一碗面里的城市煙火。午餐時間,研學團隊走進了藏于鎮江街巷中的鍋蓋面館。面湯翻滾間,竹制鍋蓋在沸水中輕漾,這道“面鍋里面煮鍋蓋”的奇特工藝讓南通游客嘖嘖稱奇。“紅湯底味醇厚,面條筋道,和南通的白湯面一比真是別有風味。”朱女士一邊品嘗一邊打聽打包方式,“太美味了,好想帶點回去給家人也嘗嘗。”作為“鎮江三怪”之一,鍋蓋面不僅是城市的味覺記憶,更承載著城市的生活哲學。店家介紹,“蘇超”以來,逢主場比賽的周末,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幾乎每天都爆滿,鍋蓋面館也成了球迷們的打卡地。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青石板上的時光對話。雨后的西津渡更顯韻味,明清建筑在濕潤的光影中靜靜訴說著千年故事。研學團隊沿京畿路漫步,兩側青磚黛瓦的民居與南通古鎮街道有著奇妙的相似感,讓游客倍感親切。“晚上亮燈的京畿路肯定更有魅力,今晚要去看‘蘇超’,先留個念想,下次來一定要看看京畿路的燈火闌珊。”有游客在鎮江博物館前駐足拍照時說道。隨著西津渡、京畿路街區的連片發展,結合“讀城”行動推出的研學路線,已串聯起救生會、昭關石塔等12處文保單位,形成可觸摸的、鎮江特色“活態博物館”。
賽事激情,賽場內外的雙向奔赴
交通保障,暖心接站。“一下高鐵就能一站式到達目的地,真的很方便,鎮江文旅很細心,特別感動。”南通球迷楊先生一家參加研學團隊,錯過了集中出發的時間,乘坐高鐵來到鎮江時,一家三口在鎮江站公交樞紐站乘坐“蘇超專線”時說道。為保障游客的順利出行,鎮江站專門設置接待點,同步開通至賽場的直達接駁車。為南通球迷、游客提供貼心便捷的交通服務,讓游客在陌生的城市感受在家一般的便捷。
安保服務,雨中堅守。傍晚的傾盆大雨中,鎮江交警鐵騎隊員們冒雨引導、護送研學團隊大巴的身影成為賽場外的動人風景。“一到鎮江就收到鎮江交警發的線路提示就很感動,到了才發現他們真的全程護航。”南通市民李先生說。觀看比賽期間,200余名警力在體育會展中心周邊值守,從安檢口的執勤到看臺秩序維護,全方位保障賽事安全。正如球迷張先生所言:“鎮江真是考慮得很周到,這些民警整場比賽都背對球場坐著,連一個射門都沒看到,讓人敬佩。”
賽事本身,綠茵精神。賽場上盡管南通隊以絕對優勢客場取勝,延續“蘇超必勝客”的傳奇,但鎮江隊的頑強表現仍贏得兩地球迷的陣陣掌聲。比賽結束后,雙方球員向看臺致意的場景被研學團的游客們拍下轉發,在回顧一天行程后,他們配文道:“比分是暫時的,友誼是長久的”。一位游客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下:“今天不僅深度體驗了鎮江文化,這場比賽也讓我懂得了,不是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只有堅持才會有希望。”
文化共鳴,跨越地域的情感連接
“這次‘跟著蘇超’之旅,不僅是城市觀光,更是一次跨越地域的情感連接與文化體驗。”揚州籍南通居民蔡先生在給鎮江文旅的感謝信中寫道。作為土生土長的揚州人,他在鎮江感受到“潤揚方言一家親”的溫暖;作為新南通人,又通過賽事活動深度領略了鎮江風采。這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在球迷中廣泛轉發,成為城市文化交融的生動注腳。
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讀城行動”結合主場比賽日,組織客隊城市親子家庭開展研學活動。通過老建筑、老地名、老字號等文化載體,讓“讀城”成為連接城市記憶與情感的紐帶,為鎮江建設長三角富有影響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賦能添彩。本場融合體育激情與文化體驗的“讀城行動”,不僅讓南通親子家庭深度感知了鎮江的歷史底蘊與現代活力,更以“蘇超”為橋梁,構建起城市間文化交流的新范式。當足球的激情邂逅文化的魅力,當賽場的吶喊交融古渡的風鈴,江河交匯的鎮江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書寫著新時代的“城市對話”。(通訊員 朱嘉 記者 王含)
責任編輯: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