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織密高溫下的民生保障網
“清涼禮包”助困難群眾度“烤驗”
金山網訊 “蔣師傅,用電補貼已經打到你的電費卡上了,天氣熱一定要開空調啊。”近日,京口區諫壁街道雩山村委會工作人員來到該村村民蔣某家中走訪時,再三叮囑道。
炎炎夏日,如何幫助困難群眾安全度過“烤驗”,鎮江民政部門開展系列行動,將形式多樣的“清涼禮包”精準送達困難群眾手中,在酷暑中為他們撐起一片“綠蔭”,織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網。
用電補貼,送上“一抹清涼”
為有效保障困難群體安然度夏,市民政局聯合市慈善總會今年繼續實施“清涼度夏”慈善救助項目,對市區城鄉低保、分散特困供養人員、低保邊緣家庭和剛性支出家庭,每戶按照峰值電價一次性贈送70度電費,為他們送去夏季的一抹清涼。
為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形成政府救助和慈善幫扶協調配合、資源統籌、優勢互補、融合高效的新格局,為困難群眾提供“家門口慈善”服務,合力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從2024年開始,市民政局與市慈善總會聯合實施“清涼度夏”慈善救助項目,在原有城鄉低保、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生活用電減免政策基礎上,項目保障家庭將獲得一次性70度的電費補貼。
2025年,這一貼心舉措繼續實施。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處長曹耘介紹,今年將有5589戶困難家庭受益,目前用電補貼目前已全部由供電部門分配至對應賬戶,諫壁街道雩山村的蔣師傅家庭就是其中之一。
低保戶蔣師傅的兒子是智力三級殘疾,生活困難,往往高溫天氣也舍不得開空調。“村里的工作人員一直跟我說,這個電費是額外補貼的,讓我不要省,政府為我們想得太周到了。”最近,“聽勸”的蔣師傅在氣溫高的時候就會打開空調,享受清涼。
風險排查,撐起“安全之傘”
除發放用電補貼外,持續高溫天氣下,鎮江民政部門還加大了對困難群體的關愛走訪頻次。市民政局以委托第三方服務的形式開展市區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風險防范項目,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居家消防、用水用電用氣撐起“安全之傘”。
在象山街道紅旗社區,工作人員來到66歲的獨居老人蔣奶奶家中。檢查過程中,專業人員使用“電力檢測儀”和“燃氣泄漏檢測儀”對其家中線路、插座及燃氣設備進行全面檢測,同時耐心地向老人講解安全知識。
檢查中,工作人員發現老人廚房水龍頭漏水比較嚴重后,第二天就帶著新水龍頭上門更換。“他們不僅幫我修好了水龍頭,還教我一些省水省電小知識,真是太貼心了!”蔣奶奶感動地說。
在金山街道迎江路社區的朱顯示家中,工作人員發現其廚房插座因長期超負荷使用已經燒焦變形,極易引發火災。“這個插座都燒黑了,太危險了!”工作人員立即切斷電源,使用專業工具為其更換了全新的專用插座,并詳細講解安全用電注意事項。
據了解,此次行動已累計排查特困家庭150余戶,消除隱患30余處。“市民政局將持續關注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居家安全,以溫馨服務筑牢特困群體居家安全防線,切實把保障和服務送到困難群眾身邊。”曹耘表示。
貼心關懷,織密“保障之網”
“天熱出門不方便,你們直接送上門,還特意囑咐怎么防暑,真是比親人還周到!”近日,家住丹陽市丹北鎮新弄村的莊伯伯收到民政工作人員送上門的“清涼禮包”后連聲道謝。酷暑難耐,丹陽市為保障城鄉低保、特困等困難家庭夏季生活需求,將精心準備的“清涼禮包”,精準送到困難對象手中,用實際行動織密高溫下的民生保障網。
“清涼禮包”包含花露水、香皂、毛巾、蚊香等日常夏季生活用品,充分考慮了群眾防暑需求。入戶走訪時,工作人員不光是“派送員”,更是群眾的“貼心人”,他們詳細了解困難家庭近期的生活狀況,記錄下他們的最新需求,以滿足困難群眾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據統計,6月份以來,全市巡訪關愛低保、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等困難對象等2.7萬余人次,發放防暑降溫物資8442件;臨時救助基本生活遇困人員265人,發放臨時救助金72.55萬元。(記者 朱秋霞 通訊員 曹耘)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