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停車費降了,城市溫度升了
最近南通出了個暖心操作:崇川區3488個停車泊位收費“腰斬式”下調、4萬余個停車泊位免費停車時長“翻倍”。這可不是簡單的價格調整,而是向全國游客遞出的一張歡迎名片。
停車收費,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出行在外,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開車到陌生城市,轉了好幾圈找不到停車位,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一看價格牌,心都涼了半截。南通這次主動降價,就像給風塵仆仆的游客遞上一杯溫水,讓人心里暖乎乎的。這種轉變并非孤例。聯想“蘇超”的火爆出圈,鎮江在賽事期間為球迷開通多條公交專線、蘇州延長地鐵運營時間、多地景區免費開放等,這些做法實則都是把麻煩留給自己,方便讓給游客的實在舉措。
誠然,有些地方把停車收費當成“搖錢樹”,恨不得停一分鐘都要收錢。而南通更進一步,不僅降價,還將免費停車時長從趕時間的15分鐘延長至更從容的30分鐘,換來的是游客多逛一會兒、多買點東西。這筆賬,劃得來!眾所周知,杭州西湖免費開放十幾年的成功經驗,雖然少了門票收入,但游客多了、消費旺了,最終賺得更多。
我們也要看到,城市治理還需兩手抓,太嚴了,游客覺得不近人情;太松了,城市秩序又亂套。南通這次降價找到了一個平衡點,既方便了游客,又沒放松管理。這就跟西安大唐不夜城取消門票、上海搞“建筑可閱讀”活動一樣,都是在細節處下功夫。試想一下,游客自駕到一個城市,最先考慮的無非就是停車方不方便?廁所干不干凈?路標清不清楚?這些,才是真正影響出行體驗的關鍵。
如今,各地文旅煞費苦心想奇招妙招搶游客,但不是靠演段子、喊口號,而是要靠實打實的服務。南通停車費降價看似是個小動作,卻反映出城市管理理念的大轉變,這種說到做到的務實作風,比任何宣傳口號更有說服力。
說到底,城市治理就該少點管理思維,多點服務意識;少算小賬,多算大賬。當我們的城市管理者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問題,能體會游客的實際需求,這樣的城市,想不火都難!停車費降了,城市溫度卻升了,這樣的變化,值得我們點個贊!(圖文/朱小曼)
責任編輯: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