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潤京口:千年水脈串起古今繁華
金山網訊 江南運河,一條滋養著一方水土的生命之脈,其所經之處,無論城鎮還是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皆深深鐫刻著運河的記憶。綿延的鎮江運河段兩岸,一座又一座市鎮因水而興。京口便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
運河一隅 蔣敬 攝
京口地處丹徒西鄉,起初被稱為“京口里”。自東吳政權在北固山下開鑿入江河道,京口于是從丹徒西鄉的小小里落,逐步崛起為長江下游的軍事重鎮。
從古至今,京口人杰地靈,人文薈萃。據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工作人員介紹,三國時,孫權在這里筑鐵甕城;東晉時,郗鑒鎮守京口,苦心經營;開創劉宋王朝基業的宋武帝劉裕,發跡于京口,躬耕于壽邱山下。“從隋唐到晚清,京口見證的大小戰事不勝枚舉,軍事與戰略地位舉足輕重。”
作為運河重要節點,鎮江古時候共有5個通江口,其中“大京口”“小京口”相距不遠。運河之水從這兩處通江口入京口后,流經丁卯、丹徒、諫壁、辛豐等地,入丹陽境內。這一段便是如今古運河的上段,也是京口段運河的主體。
2024年底,鎮江古運河上段景觀提升一期工程完工,讓這條千年水道煥發新生,成為市民與游客爭相打卡的好去處。“我每天都來這里散步,河水清了,路好走了,心情也跟著舒暢了!”家住中山東路附近的王阿姨的贊嘆,道出了工程帶來的民生溫度。
記者沿著新修的一級親水漫步道徐行,微風拂過水面,蟬鳴伴著水聲,愜意十足。此外,古運河旁還設計了適合健身的二級平臺游步道,塑膠顏色選用浪漫紫,既呼應“大愛鎮江”的溫情,又添幾分靈動。所有橋頭路口新建的臺階,讓步道與岸上無縫相連,往來更顯便捷。
沿河兩岸,還建有不少人文景觀:袁公義渡、溧陽碼頭、丹陽碼頭等人文景觀錯落有致,生動再現了昔日河面漕運繁忙、兩岸商賈云集的盛景。歷史的厚重與當下的活力在此交織,讓運河不僅是景觀帶,更成了觸摸歷史、體驗生活的“活態博物館”。
如今的京口,早已是鎮江最鮮明的歷史文化地名標識。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的詩句穿越千年,至今仍引人駐足沉思。而流淌的運河水,正帶著千年記憶繼續向前,將古城鎮江的過去與未來,編織成一幅更生動的生活畫卷。(記者 孫力 卞婷婷)
視頻制作 孫力 卞婷婷 蔣敬 錢恒
責任編輯:臧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