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藥,不打針!千億的物理增高長高市場,友德高能否拯救體育培訓?
上面的直播預約是我打算做的系列直播。第八期講《學而思》下集的分析,包含市場分析、收入分析、獲客成本、轉化率、續(xù)費率等分析。歡迎預約。
體育培訓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行業(yè),每年都會有新的事物和“風口”。去年開始火熱的賽事,至今依舊火熱延續(xù)。今年又出來了新的“風口” — 長高,或者又叫做身高管理。
在體育培訓整體發(fā)展遇到瓶頸的當下,長高是否可以成功解救體育培訓于水火?長高又是否是真的風口?我們這篇文章來詳細進行分析。
文章共分為六個板塊:
近年青少年身高趨勢
長高產業(yè)的產業(yè)鏈構成
關于長高的一手消費者問卷分析
長高的市場規(guī)模預
體育培訓行業(yè)內的長高運營模式
對長高的分析觀點
近年青少年身高趨勢
我國對青少年身高達標與否的標準,采用的是“身高百分位”的評價方法。通常,達標范圍在P3-P97,也就是去除頭尾3%的中間段,屬于達標人群。而身高小于P3的屬于矮小。當然,這個評判標準里,每年或者每幾年都會有一個平均的絕對值作為參考。
根據公開信息整理后發(fā)現(xiàn):
1、6歲男孩兒平均身高從2015年的117.7厘米提升到了2020年的119.8厘米、12歲女孩兒的平均身高從2015年的152.4厘米提升到了2020年的154.2厘米。整體看,青少年的身高是有明顯的提升趨勢。
從逐年的矮小率來看,2005年為5%-7%、2010年為4%-6%、2015年為3%-5%、2020年為2%-4%、2024年(預估)為2%-3%。可以發(fā)現(xiàn)矮小的青少年也在逐年下降。而每年對應的改善因素分別為(2010年 - 2024年):“農村義務教育營養(yǎng)改善計劃”試點(使得貧困地區(qū)兒童身高增長1 - 3厘米)、牛奶雞蛋消費量上漲(人均18kg - 人均36kg)、全面脫貧以及農村營養(yǎng)改善、運動推廣。
可以看得出,隨著生活質量的全面提升,青少年的身高達標率在逐年提升。從分年齡看,7歲年齡組在2020年的達標率為91%、12歲和15歲分別為89%和88%。低齡的孩子達標率更高。
長高產業(yè)的產業(yè)鏈構成
從上中下游的角度看,體育培訓既是產業(yè)里的下游渠道方,理論上也可能是打通產業(yè)鏈上下游的企業(yè)。在長高產業(yè)鏈的源頭應該是原材料的供應,包括營養(yǎng)劑的原材料供應、生長素這些藥物的研發(fā)供應、也有運動科學的研發(fā)。源頭之下應該是一些品牌方,比如把營養(yǎng)劑做成產品的品牌,根據排摸,品牌方可以分為幾類:醫(yī)療類產品(生長素、增高貼、手術相關產品等等)、營養(yǎng)品(增高奶粉這類)、運動器械類產品(拉伸器械這些)。大致分為這幾個類別。這些品牌方就是做產品的,他們的收入是把產品賣給品牌方的渠道,或者通過渠道進行直銷。
在渠道方面,包含了:醫(yī)院、其他醫(yī)療機構、線上平臺(京東、天貓等)、線下藥店、健康管理機構(小兒推拿、睡眠治療等)、體育培訓機構。
回到體育培訓行業(yè)來說,體育培訓機構如果自己研發(fā)了科學的運動產品,同時又有一定的會員基數,理論上可以吃到整個產業(yè)鏈的利潤,比較可觀。
關于長高的一手消費者問卷分析
為了研究清楚行業(yè),我還特別做了消費者問卷,這里先感謝天奧籃球和大隱體育的幫忙,一共回收了200份有效問卷。這里我需要強調一點:由于我們討論的長高是圍繞著體育培訓行業(yè)開展的,所以問卷也是由體育培訓機構進行散播和回收。而在體育培訓報班的家長需求中,不排除有一定比例的身高焦慮家長。所以問卷整體的結論和普適性調查的會有偏差,但更適合體育培訓。
消費者問卷中,我主要想排摸清楚一個漏斗,即:消費者群體 — 關注身高的消費者群體 — 焦慮身高的群體 — 付出行動的群體 — 付出了哪些行動 — 效果如何。沿著這樣的思路進行的問卷設計。以下是詳細的問卷分析內容:
回收的問卷中,53%的消費者只有一個孩子,47%的消費者有多個孩子。一個孩子的群體中92%是男孩子,一個孩子的群體中,孩子年齡分布比較均勻,幼兒園、小學1-3年級、小學4-6年級,各占30%。
整體看,家長對孩子身高的關注度極高,10分制中達到了8.07分,其中選擇10分的家長更是占到了38%。近70%的家長會關注孩子的骨齡。同時,87%的家長明確知道孩子的身高是否達標。
在所有樣本中,有36.17%的家長對孩子的身高感到焦慮。這36.17%的焦慮家長中,焦慮程度達到了7.13分(10分制)。為了緩解焦慮,這些家長做的最多是事情是多運動(比如報個體育培訓班)-67.65%,其次是去醫(yī)院咨詢專家-48.53%,再往后就是給孩子多喝營養(yǎng)補充類奶粉-32.35%,貼生長貼排在之后-22.06%,再后面就是比較零散分布了。從治療結果看,不盡如人意,治療效果打分為4.74分(10分制)。
從交叉分析的結果看,幼兒園、小學1-3、小學4-6的家長(多孩的分別加入計算),對孩子焦慮的家長占比分別為45.77%、36%、46.88%,同樣,從焦慮程度看,幼兒園、小學1-3、小學4-6的家長焦慮程度分別是7.63、6.59、7.2。
從這個角度看,幼兒園和小學4-6年級的需求更大,小學1-3年級的也大,但比其他兩個年齡段的稍好。從交叉分析的結果看,治療效果最好的是打生長素(6.33),其次是多運動(4.78),再往后是貼生長貼和奶粉(4.5),再往后是去醫(yī)院咨詢醫(yī)生(4.43)。整體看,除了打生長素外,都不好。
長高的市場規(guī)模預估
有了上面問卷調研的結果,市場規(guī)模就有了預估的依據。首先我們選取的是體育培訓行業(yè)范圍內的市場,也就是內部學員的轉化。
體育培訓的學員在5500萬(2024年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yè)報告有做過預估)。其次,根據報告看,幼兒園和小學的群體占到80%,也就是4400萬人。
根據問卷結果,36%的家長對身高焦慮,就是1584萬人。在這群人中,我認為重度焦慮的家長是有極強的付費意愿的,重度焦慮在問卷中占比為36.62%,付費的客戶數在580萬人。如果拋開體育培訓代理產品銷售的角度看,僅僅是保長高類的運動課程,基本一年2萬要有的,如果長高類運動課程真是物有所值,即1159億元的市場規(guī)模。非??捎^。一個體育培訓市場也就1278億元。要是再加上渠道的錢,是一個大市場。
體育培訓行業(yè)內的長高運營模式
根據我的不完全排摸,體育培訓機構對長高的開展有四類模式:第一、自營校區(qū),研發(fā)運動長高類課程,直接toC,賣給家長。第二、自營校區(qū),向消費者售賣營養(yǎng)品(奶粉、助眠等等)。第三、加盟校區(qū),賺供應鏈的錢。類似于奶茶店。第四、沒有校區(qū),賣線上課程,toC。
從產業(yè)的角度看,第二和第三的模式是純渠道,賺的僅僅是差價的利潤。當然了,這個差價的利潤率還是非??捎^的,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至少50%的產品利潤率。而第一和第四,則是有可能賺到產業(yè)鏈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利潤.
對長高的分析觀點
通過簡短的排摸,我有幾個不成熟的觀點,如下:
長高是一個剛需的大市場:剛需+高客單+較高的潛在參與人群,使得長高是一個可能比體育培訓更大的市場。縱使身高達標率在不斷提升,但在家長眼中,P30朝下就會產生嚴重的焦慮。這也和問卷中36%的焦慮家長相呼應。
門檻極高的慢生意,先研發(fā)產品再做市場化行為:我主觀印象中,這個事情應該是醫(yī)院需要介入的,而不是我們社會機構去做得。不管怎么樣,家長花了錢和時間來科學持續(xù)長高,哪怕不達標退錢,孩子的時間是被浪費的,對孩子是嚴重的損傷。所以有嚴謹科學依據的產品和課程就尤為重要,甚至都需要經過臨床一期、二期的測試。從這個角度來看,長高是一個重投入的長期工作。
自營產品為主渠道為輔:在長高里,我認為做自營產品是更有可能產生口碑和品牌的,因為效果可以定量展示。而做渠道,一方面選品不在行,另一方面進貨量大的情況下現(xiàn)金流的壓力也會更大。至少中短期吧,做自營產品,也就是保長高的運動課程(當然,前提是我相信可以通過科學運動完成身高逆襲的,是激發(fā)潛能而不是提前發(fā)育)。
產品的差異化和交付得再繼續(xù)明確:在問卷中,家長為了解決焦慮,一部分通過多運動來緩解,但是效果并不好。對于體育培訓機構來說,運動課程的研發(fā)門檻是什么、交付門檻是什么,為什么保長高的課程就能提升,而現(xiàn)在的就不能提升?有沒有科學依據去支撐(很重要)?等等,都需要進一步明確。
產品交付的團隊可能需要新的一批人:我認為保長高應該是一類高端的產品,同時為了達到結果,還需要高頻地進行甲乙方溝通,對運動的專業(yè)性、對醫(yī)療相關的專業(yè)性、對營養(yǎng)學的專業(yè)性、對溝通水平的要求等等,都是指數倍的提升。我不認為現(xiàn)在的教練團隊可以很好的hold住。
寫在最后:我認為,長高是一個剛需大市場,而體育培訓是有較大的先發(fā)優(yōu)勢的。長高能否助力或拯救現(xiàn)在的體育培訓,關鍵是要有長期主義。短期,我認為長高依舊是需要吸附在體育培訓上生長的嬰兒。
大家覺得,長高是不是可以拯救我們體育培訓行業(yè)?留言吧。
《2024年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yè)報告》發(fā)布了,由黃迪、辛穎主要撰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長聘副教授王雪莉、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科研助理程一航參與編寫及審核本報告(主要編寫部分為第四章節(jié):青少年體育培訓政策環(huán)境)、全國青少年體育聯(lián)合會進行審核校對。為了方便吸收,我們先進行直播講解。
【廣告】 (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yè)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fā)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邱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