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敦邦的詩畫中國”特展鎮博開展
展出作品中有多處詩詞里的鎮江地標
金山網訊 一位來自鎮江的“民間藝人”,用畫筆帶你穿越古今。由鎮江博物館、上海交大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山河敦 邦韻深——戴敦邦的詩畫中國”特展日前在鎮江博物館開展。
中國的詩與畫,從顧愷之的“以形寫神”,到蘇軾的“詩畫本一律”在千年文脈中,早已血脈相連。“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成為中國古代詩畫藝術的重要特征。據介紹,祖籍鎮江丹徒石馬的戴敦邦先生,自號“民間藝人”,是蜚聲海內外的中國繪畫大家。他從年少自學繪畫起就對中國傳統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之后的創作道路上更是自發地繼承了這一傳統,并潛心創作了《紅樓夢》《水滸傳》等中國古典文學巨著的經典人物形象。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戴敦邦先生首次融合唐宋詩詞與繪畫藝術,繪創出唐宋詩意圖156幅。這些作品色彩淡雅,格調清新,意境優美;筆法上,線條流暢,以簡馭繁,渲染有度,展現了唐宋詩詞無限的審美空間。
據了解,此次展覽是戴敦邦先生首次在家鄉舉辦個人作品展。展覽精選了戴老匠心獨運的唐宋詩情詞意圖81幅,作品將唐宋社會山河的壯麗、田園的優美、羈旅的愁思、離別的哀怨、邊塞的蒼涼、戰爭的殘酷、民生的疾苦等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作品中還藏有多處詩詞里的鎮江地標,從《芙蓉樓送辛漸》到《題金陵渡》再到《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等,這些更是戴敦邦先生對家鄉故土的深情回望,讓人于墨色氤氳間吟誦詩詞游覽鎮江。
從李白“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豪邁,到李清照“綠肥紅瘦”的婉約,戴敦邦用半世紀的藝術堅守,讓沉睡的詩詞在宣紙上蘇醒。跟隨這位當代藝術大師的丹青妙筆,漫游畫卷之間,共赴這場詩與畫的千年穿越之旅吧!
展期至8月1日,免費!身份證免預約,速來!(尹悅 記者 笪偉)
責任編輯: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