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紅星:突破封鎖,碳纖維“織”就產業報國夢
金山網訊 走進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一臺臺精密設備高速運轉,一束束黑色碳絲在頭頂上方牽引延伸,如同天女繡花般編織出全產業鏈的活力圖景。
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創新研究院執行主任顧紅星博士指著細如發絲的黑色纖維向記者介紹:“這是T1100級碳纖維,單絲直徑僅5微米,強度卻是鋼材的十幾倍。”在他的身后,電子屏實時跳動著生產線數據,身著白色工作服的科研人員正記錄參數。這里,顧紅星和他的同事們正在書寫引領國產碳纖維邁向國際高端市場的突圍故事。
把論文寫在生產線上
顧紅星與碳纖維結緣可追溯到2011年。彼時剛拿到中科院博士研究生入學通知的他,按照導師安排直接來到鎮江,與中科院團隊一起完成國內首條T800級碳纖維產業化工作,將博士論文寫在熱氣蒸騰的生產線上。
寒來暑往。近5年來,在各級科技部門的支持下,顧紅星帶領團隊負責實施和完成了國家、省、市各類重點研發專項6項,發表研究論文20余篇,申報發明專利10余件,推動企業將產品譜系擴展至T1100級新一代層級。顧紅星告訴記者,恒神股份以產業報國為己任,而團隊堅守的座右銘是“貢獻國家、服務社會”。他說:“盡管高性能碳纖維一直面臨技術封鎖,但我們立志攻克‘卡脖子’難題的初衷不改、使命不變。這也驅動著全體研發人員勇往直前,越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
科研沒有捷徑可循
T1100級碳纖維堪稱國際上強度最高的碳纖維產品之一,是顧紅星和團隊過去幾年矢志不移在科研道路上啃下的硬骨頭。因具有超高的強度和相對高的模量,T1100級碳纖維在增強減重要求苛刻且變形控制要求極高的航空、航天結構件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應用價值和非凡意義,市場前景廣闊且附加值很高。立足于創建國際一流的企業目標和引領國內發展的行業志向,恒神股份最早在2020年就提出了T1100級新一代高性能碳纖維的研制攻關任務。
領到艱巨的研發任務后,顧紅星帶領碳纖維團隊一頭扎進去,開始了向新而行、向高而攀的旅程。團隊成員、高級工程師薛亞俊回憶:“顧博士經常勉勵我們‘科研沒有捷徑可循’。2022年T1100研發關鍵期,他帶著我們一直守在試驗線,仔細調試每一個工藝參數,極其認真地分析每一組數據,他的嚴謹和執著感染著每個人。”
歷經數年,以滾石上山的執著,顧紅星團隊孜孜不倦、攻堅克難,最終完成了T1100級碳纖維的工程化任務。這款碳纖維不僅成功實現了百噸級的工程化制備,更滿足了航空航天領域對于大規模批量化應用的需求。2024年1月,恒神股份T1100級碳纖維整體技術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產品正在全面應用推廣過程中。
有情懷更有激情
成立18年來,恒神股份引領中國碳纖維產業創新發展,爭創世界一流的初心如一,打造中國好材料、產業報國的使命擔當不變。顧紅星告訴記者:“公司發展至今有著太多創新創造的感人故事,一直激勵著我們所有恒神人。正如我們樓頂的那句標語‘偉大的恒神人正創造偉大的事業’,我們是有情懷的,更是有激情的!”
“盡管碳纖維產業面臨著競爭的加劇,我們依然相信,只要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踏踏實實走下來,未來必定有更大的收獲。”顧紅星表示,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將繼續秉承公司“產業報國”理念,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為開發國產高性能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技術努力拼搏。依托創新研究院,系統布局系列碳纖維創新技術,以產品定制化的思路,助力整個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在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同時,走出差異化的自主創新發展之路,最終實現國產碳纖維的高性能、低成本和廣應用。(記者 陳志奎 通訊員 應東昊 郭秋麗)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