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公園,感受詩意鎮江
金山網訊 鎮江依山傍水,風景秀麗,自古以來就受到詩人騷客的垂青,他們來到這座古城便會思如泉涌,詩情大發。據不完全統計,超過200位歷代著名詩人曾為鎮江賦詩,他們大多流連于此地山川形勝,或借景抒懷,或融情于景,流傳至今的詩歌數千首。為體會感受古人的詩歌情懷,記者日前穿行文人筆下山水景區,感受詩意鎮江。
公園詩歌氛圍盛
城西跑馬山不算高,卻綿延數里,山下草場灣處建有跑馬山詩詞公園。置身公園就能融入濃厚的詩歌氛圍。偌大廣場上錯落有致排列著高大的燈柱,每個燈柱為長方體,足有三四米高,四面都印著唐宋詩詞。廣場西側建有詩歌廊亭,取名寄情齋,亭柱上有楹聯:“到此詩情應更遠,坐來心跡喜變清。”一位老人端坐在亭中,正旁若無人地吟誦著詩歌。
老人姓吳,是早先草場灣的居民,現住新城花園。自從這里建成詩詞公園,他每天都要來散步,到亭中吟詩。
亭廊條凳上還坐著幾位悠閑聊天的老人,記者隨口問了一句:“你們能說出幾位與鎮江有關的詩人嗎?”一位白發老者脫口而出:“蘇軾、王安石、陸游……”正當記者有些驚訝時,老人又笑著說:“這里布置了這么多詩歌,看看也記住啦。”
京畿路東坡嶺上,巨大的碑林詩刻墻引得游客駐足。記者路過時,一位錢姓老人正在專注欣賞詩碑。他說,喜愛東坡嶺的詩意氛圍,每天都要來此鍛煉健身。昔日的東坡草屋如今成了“山山里咖啡屋”,一些游客圍坐在茅屋前品咖賞景。
古詩成就打卡點
春日里的西津渡游人如織。唐代詩人張祜雕塑以及《題金陵渡》碑,無疑是游客的熱門打卡點。導游介紹道:“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有游客問為什么叫“金陵津渡”?小山樓今天在哪里?導游不厭其煩地認真解答。不過這個小山樓究竟是張祜塑像處陡峭平臺上的古樓,還是不遠處巷中那個小山樓飯店,卻未能有標準答案?;蛟S正是有這樣的懸念,才會增加大家游玩的樂趣。
一江春色中,金山公園更顯楚楚動人,令人流連忘返。當記者走過百花洲石拱橋,穿行湖畔棧橋,來到芙蓉樓下,草坪上那塊王昌齡詩句“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牌子引人注目。一隊隊來自湖北宜昌的游客先后到訪,集中在芙蓉樓前合影拍照。其中一位王姓男士說:“一直很喜歡邊塞詩人王昌齡的詩歌,今天才知道王昌齡與芙蓉樓還有這樣的故事。”
人文景觀詩意濃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南宋詞人辛棄疾的詞句與北固樓一起聞名遐邇。跟著游人,記者登上北固樓頂樓憑欄眺望,大好風光盡收眼底。一位外地游客大聲說道:“終于登上北固樓啦!”他是江西人,他告訴記者,辛棄疾也是江西的文化名人,晚年曾隱居在江西上饒,為紀念詞人,當地還建有辛棄疾紀念館和塑像。
春季里,浮玉焦山熱鬧非凡。只要游船靠岸,便涌出一群舉著小旗的游客。記者跟隨眾人來到掩映在茂林修竹中的焦山碑林。古時詩歌書法常常不可分割,都備受文人墨客的推崇,焦山碑林中不乏古代詩人作品。導游介紹,碑林中有陸游、王陽明等大家名人碑刻,最著名的要數《瘞鶴銘》碑了。記者見一位游客聽得認真,還不時對著碑刻拍照。他是位書法愛好者,說起詩歌也頗在行,尤其喜愛詩人陸游的石刻《踏雪觀瘞鶴銘》,竟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
一城山水,滿卷詩情。游人因愛詩而來,因追逐歷史遺跡而來。春色中的古城鎮江,滿滿的詩情畫意,大家穿行于公園景區,領略詩意鎮江的神韻風采。(記者 竺捷 通訊員 金力)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