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鎮江海關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貨值增長 24.77%
“紙黃金”助力,“鎮江制造”加速出海
金山網訊 2025年開年以來,伴隨RCEP關稅減讓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鎮江企業“憑證出海”的熱情不斷高漲。記者近日從鎮江海關獲悉,今年一季度共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7046份,簽證貨值達4.3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13%和24.77%。其中,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證書簽發897份,簽證貨值達5052萬美元,同比增長14.32%。
“今年一季度,我們憑借RCEP原產地證書,出口到印尼、泰國、菲律賓的銅版紙和熱敏紙關稅從5%降為0,僅一個季度就節省了600多萬元的通關成本。”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部尹經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原產地證書是證明出口貨物原產地的重要文件,也是外貿企業在國外享受關稅優惠待遇的憑證,素有“紙黃金”之稱。鎮江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RCEP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其關稅減讓政策正持續釋放紅利,有效降低企業出口成本,進一步強化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金東紙業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銅版紙生產企業之一,是首批嘗到RCEP政策“甜頭”的鎮江企業。尹經理告訴記者:“RCEP證書使我們在開拓東南亞市場時如虎添翼,關稅減免不僅降低了產品成本,也提高了我們在當地市場的競爭優勢。”據介紹,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出口上述三國的紙品銷量同比增長了15%。
“我們會在企業最關心的出口市場變化、產品歸類、原產地規則等方面給予具體指導。”鎮江海關業務處相關人員表示,圍繞我市重點企業,海關推行“一對一”服務機制,為企業量身定制最優享惠方案。
與此同時,自貿協定網絡的不斷擴容,也為我市外貿企業帶來更多機遇。截至目前,我國已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3個自貿協定,自貿伙伴遍及五大洲。除了熟知的東盟等亞太老牌自貿區,厄瓜多爾、塞爾維亞、洪都拉斯等新興自貿區也值得關注。
“申請中塞證書后,我們這批貨的稅率從1%降為0,可以享受1萬多元的關稅優惠。”大賽璐安全系統(江蘇)有限公司關務部湯經理介紹,通過“智能審核+自助打印”海關智慧審簽模式,該公司的產地證基本實現“即報即審”,足不出戶就能領取,既快捷又方便。
今年以來,鎮江海關將數字化改革與通關便利化深度融合,積極推動“智慧海關”建設,提升原產地簽證服務效能。同時,為助力企業用足用好優惠政策,海關部門持續加強政策宣傳推廣,通過“云宣講”“線上互動”“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提升政策覆蓋率與知曉度。
政策的實惠看得見,市場的反饋也最直接。我市外貿企業在新一輪政策紅利驅動下,正加速拓展“朋友圈”,提升“含金量”,持續為全市外貿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拓展服務渠道、優化簽證流程,多方位助力企業提升享惠水平,讓更多‘鎮江制造’走向全球。”鎮江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陶立波 通訊員 王倩)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