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向“新” “新”點頻出 鎮江文旅一季度交出亮眼“成績單”
金山網訊 三千年文脈激蕩起的時代春潮,正為2025年春日里的鎮江文旅灌溉逐夢的沃野:據江蘇智慧文旅監測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市納入監測的A級旅游景區、省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省級以上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博物館去重后接待游客同比增幅10.55%,游客消費同比增幅8.12%,增幅位列全省第四、第五名,其中全市31家A級旅游景區表現亮眼,接待游客932.96萬人次,同比增幅29.76%,游客消費30.74億元,同比增幅29.69%;銀聯數據顯示,全市一季度異地文旅消費總額50.98億元,占全市銀聯渠道異地消費總額近三成。這組漲幅喜人的數據,背后是近年來鎮江文旅孜孜探索的集中爆發。
面對當前文旅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競爭壓力、老百姓對文旅的殷殷期盼,鎮江發出了發展文旅的最強音:2023年全市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國際文旅休閑目的地城市”的文旅發展定位,2024年全市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文化名城”“青春之城”“康養之城”三張城市名片,努力將文旅產業打造成全市重要的支柱產業。
作為江蘇文旅“尖子班”中的“一般生”,鎮江面臨文旅大項目不足、遠程號召力不強等一系列問題,如何探索符合鎮江實際的文旅高質量發展之路,是橫亙在鎮江面前、亟待用心去解決的必答題。
2025年一季度的數據,印證了鎮江長期以來圍繞“城旅共生”的文旅創新模式的可行性,只有與本地文化深度鏈接,才具有出圈的可能性;只有與游客需求深度綁定,才擁有市場的消費力;只有與全域旅游深度融合,才具備行穩致遠的持久力。
在文化煥新上優存量
旅游景區是文旅市場的晴雨表,景區含金量高不高,直接影響著全市文旅市場好不好。2025年一季度,鎮江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和游客消費近30%的增幅,無疑是最為亮眼的數據。然而,鎮江傳統景區的煥新之路走得并不輕松,眾所周知,鎮江旅游景區多為傳統觀光型景區,與當下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存在較大偏差。
“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凝練文化標識,展示鎮江氣質,才能承百代之流、會乎當今之變。”市文廣旅局黨委書記、局長陸艷華在《創新鎮江》2025年首篇“學思踐悟”中提出解題思路,傳統景區煥新要從對特色文化的精準解碼和創造性轉化入手,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絢麗綻放。
——讓工業遺產煥新重生。恒順官醬園,這座可追溯至1893年“朱恒順醬醋糟坊”的工業遺產,在1月18日第48屆恒順醬醋文化節暨年貨大集上正式開園,成為在鎮江體驗傳統工藝的又一鮮活載體。游客置身百年醬缸之間,觸摸“打醬油”這一傳統記憶的溫度,三天活動吸引8萬余人次,充分匯聚了人氣、商氣和煙火氣。今年,恒順還將繼續推進恒順“官醬園”“酒海”“醋世界”工業旅游示范項目建設,讓“一座美得讓您吃醋的地方”從詩意憧憬變成更加可觸可品的文化景觀。
——讓博物館經濟破圈傳播。3月15日至27日“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環省行鎮江站,是對去年印發的《推動市直博物館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實。13天累計接待觀眾超13萬人次,文創產品銷售額達115萬元,以“南博小粉爐”“鎮博小粉瓶”IP冰箱貼等爆款文創商品因搶購持續斷貨,央視《朝聞天下》《新聞聯播》等欄目多次報道,國家文物局等平臺轉載量超60次。與此同時,鄉村博物館也迎來了研學的春天,茅以升紀念館《中國橋隧發展》等課程、陳履生博物館《欣賞漢畫之美 傳承傳拓技藝》等課程,吸引近5萬名學生參與,在年輕一代心中播撒下文化傳承的種子。
——讓本土文化創新表達。茶香裊裊與墨韻悠悠在鎮江景區交融共生為景區增添了獨特的文化基因。米芾書法公園深耕書法研學,近2萬名學生走進瑞墨軒法帖石刻廊和華夏漢字研學館,在墨香中感受漢字之美;長山航空飛行營地與十里長山·漫花嶺聯動推出親子研學,讓自然教育與文化傳承相得益彰。鎮江茶文化源遠流長,江蘇茶博園創新推動茶產業與科技、旅游深度融合,3月23日舉辦的春茶開采節,通過數字化茶園管理呈現、自動化生產線演示以及茶藝表演、香茗品鑒等活動,在茶香氤氳中書寫景區轉型的新篇章。
在服務革新上培增量
有靈氣、有溫度、有故事、有活力的鎮江城市形象,需要細致入微地經營。這場靜水流深的文旅高質量發展,不僅體現在文旅資源的創造性轉化,更在于文旅服務的不斷升級,持續彰顯服務力度,釋放民生溫度。
2025年一季度,鎮江國家A級旅游景區創建捷報頻傳,鎮江以創帶建,不斷優化旅游景區服務品質。鎮江市丹徒區開心休博園景區入選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建名單,實現自2016年以來景區創建的突破性進展。當得知這一消息,開心休博園負責人楊波難掩激動之情,他表示:“2025年我們還將進一步打造‘文化展示+互動體驗+文創開發’體系,優化基礎服務設施和員工服務培訓,努力成為鎮江‘青春文娛’產品矩陣的‘排頭兵’。”雖然還有一年的創建期,但勝利的曙光已經越來越清晰。
與此同時,一季度句容市葛仙湖公園也創成國家3A級旅游景區。作為句容市中心的一顆璀璨明珠,葛仙湖公園積極探索景區消費新場景和惠民新模式。1月11日至19日在葛仙湖公園舉辦的“句”有福氣年貨大集熱鬧非凡,現場匯集特色年貨、景區景點、非遺手作體驗等200個攤位,單日最高銷售超60萬元、日均接待游客超萬人次,在央視2套、4套進行報道,城鄉聯動的文旅消費實踐在葛仙湖公園留下了生動注腳。
在景區服務革新的道路上,鎮江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為了回應群眾期待,“鎮江人游鎮江”惠民行動應運而生,并入選2025年度鎮江市民生實事項目。全市創新推出收費A級旅游景區(點)免費開放日惠民政策,全年周末累計免費開放天數超30天,恰似喚醒一池春水,有效帶動了全市文旅消費市場。2月8日至9日是春節小長假之后第一個周末,“三山”、南山等景區實施免費開放,開展國潮集市、古風巡游、森林音樂會等沉浸式體驗活動,14萬游客“零門票”打卡,帶動全市A級旅游景區消費同比增幅60.52%,切實將文旅惠民政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文旅消費,推動“人氣—商氣—財氣”良性循環。
在全域更新中擴總量
鎮江文旅的深度融合,不僅局限于旅游景區的提檔升級,更在于全域全景全時的空間融合和生產生活生態的深度融合。“以城旅融合為切入點,結合城市更新,推動歷史文化街區、商業綜合體、文化創意商圈、特色街巷改造提升”,在《鎮江市旅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中,首次將“高附加值文商旅消費集聚區”列入全市旅游載體的重要支撐,為鎮江文旅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城市更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歷史文化街區是鎮江深厚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鎮江積極探索城市更新中延續歷史文脈的獨特模式,讓歷史文化街區在保留古韻的同時,融入青春時代元素。經過二十多年的整修,這里休閑業態日臻豐富,春節前夕開館的玉山大碼頭遺址展示館,更成為古渡文化展示的全新載體。在3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名單中,西津渡成功入選。
與之遙相呼應的是,則是相隔數百米的京畿路意外走紅。這條凝聚著鎮江深厚情感記憶、長度約500米的古樸老街,通過“微改造、精提升”,巧妙引入20余家網紅店鋪,春節假期接待游客量超10萬人次。五一假期京畿路還將迎來整體煥新,以更加閃亮的姿態迎接市民和游客。正如京畿路張維鳳糖水鋪子老板在自己新媒體賬號所說的,“會有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來到我們鎮江,不是說我們是去招商來的,而是別人被吸引過來的,才會長久地讓我們鎮江越來越好。”
市區商圈的轉型步伐也在不斷加速, 打造“強引流、強聚集、強體驗、漫生活”的文商旅融合消費集聚區,力爭具備“本地消費集聚地”與“當地旅游網紅地”雙重屬性。大市口的經折巷、水陸寺巷、白蓮巷等老街巷積極引入近百戶咖啡、輕食等新業態商家,成為年輕人熱衷的打卡地,一季度永安路美食街接待市民游客近79萬人次,外地游客占比超四成;蘇寧片區接待市民游客超230萬人次,外地游客占比約三成。多點開花的商文旅融合消費集聚區,正源源不斷地為城市注入青春活力。
縣域層面,鎮江文旅發展同樣可圈可點。丹陽水晶山旅游度假區的丹陽眼鏡城片區作為“中國眼鏡之都”丹陽的集中展示地,一季度丹陽眼鏡城接待游客72萬人次,同比增幅113%,同時丹陽眼鏡城·運河1958商業街入選2025年江蘇省重點文旅產業項目名錄,預計年內開街,將成為展現丹陽城市形象的“超級窗口”。同屬水晶山旅游度假區的齊梁文化森林公園(含黃連山登山步道)于元旦正式開放,首日便吸引2萬人次游覽,春節假期日均接待量更是突破2萬人次,迅速成為丹陽新晉網紅打卡點,生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站在決勝“十四五”的關鍵節點,2025年一季度鎮江以加速跑的姿態,積極作答文旅高質量發展這道考題。這不僅是鎮江當下的努力嘗試,更是面向未來的主攻方向;不僅是對全市文旅產業的有效提升,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對文化自信的深刻詮釋,讓“山水花園名城”的美好圖景更加可觀可感。
在全市文旅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鎮江正不斷優存量、培增量、擴總量,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讓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讓城市發展與文旅繁榮相得益彰。
相信跑起來的鎮江文旅,必將未來可期。(通訊員 王斐 鄭棲桐 記者 王含)
責任編輯: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