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語丨“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
“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這是在浙江工作時,習近平同志到基層調研常常說起的一句話。他打比方說:“調查研究就像‘十月懷胎’,決策就像‘一朝分娩’。調查研究的過程就是科學決策的過程,千萬省略不得、馬虎不得。”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中國共產黨人一貫的工作作風——“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改進調查研究”被擺在第一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提出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對怎樣做好調查研究作出深刻闡釋。
“摸清情況,找到癥結,做到心中有數,不能拍腦袋決策”
20多年前,習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不久,有人請他談談“施政綱領”。他笑著說:我剛剛來,還沒有發言權。到時候,我是要說的。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通過調查研究掌握實情、抓住癥結、解決問題,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一貫的工作方式。
“要了解實際,就要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在河北正定,習近平跑遍全縣25個鄉鎮、221個村;在福建寧德,他提倡“四下基層”,到任3個月就走遍9個縣;赴任浙江,他用1年多時間跑遍全省90個縣市區;在上海,他到過全市19個區縣……
詳情點擊: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8688625-500006179123
責任編輯:葛鈺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