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進校園 紅色基因永相傳
金山網訊 清明將至,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4月2日,鎮江博物館走進鎮江市長山學校,開展“清明節氣知多少”教育實踐,為200余名學生帶來一堂生動的歷史文化課,并通過流動展覽與互動體驗,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活動伊始,博物館社教老師以圖文和視頻,向學生們講述了清明節的起源與發展。從寒食節禁火冷食的典故,到踏青、插柳、放風箏等傳統習俗,通過互動問答的形式,將歷史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社教老師還特別結合鎮江革命先烈事跡,講述了趙伯先、王龍等鎮江英烈的故事,引導學生們在緬懷中感悟紅色精神。
當天,學生們還參觀了《鎮江博物館館藏精品文物展》流動展覽。展板以“吳文化青銅器”“歷代陶瓷器”“唐代金銀器”“明清時期工藝品”為主題,展示了西周青銅鳳紋尊、青銅鴛鴦尊等20余件館藏珍品的高清圖文。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課堂+展覽+體驗”的豐富形式,更直觀感知了文物背后的工藝智慧。(張怡 記者 笪偉)
責任編輯:邱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