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電熱: 一枚加熱器的“守”與“變”
金山網訊 2008年,彼時全球車企還在燃油車賽道競逐,鎮江東方電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電熱”)悄然為新能源汽車點燃了“第一度熱”——其自主研發的PTC(正溫度系數)加熱器,成功搭載于比亞迪F3DM,這是全球首款量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相較于傳統化石能源加熱,電加熱(指將電能轉變成熱能以加熱物體)具有升溫速率快、控溫精度高、轉換效率高、清潔環保等優點。從空調制熱這一細分場景切入,東方電熱以“零的突破”叩開了新能源市場的大門,開始了一場傳統制造企業與新興產業浪潮的雙向奔赴。
“認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作為“奔跑”隊伍中的重要技術力量,總經理鄭進軍回憶彼時,態度依然堅定。
在隨后的新能源車市爆發期,東方電熱展現出驚人的技術迭代速度:2014年推出國內首款水暖式PTC,解決純電動車制熱能耗難題,使冬季空調能耗占比從40%降至15%;2016年突破-40℃極寒啟動技術,助力北汽新能源完成漠河極地測試;2020年主導制定《新能源汽車用PTC加熱器》行業標準,定義18項關鍵技術指標。
“在汽車加熱器產品上我們堅持生產一代、研發一代、預研一代,累計投入2億元。”鄭進軍透露,目前國內下一代汽車加熱器也將在東方電熱研發量產下線,這將填補國內外空白,對于新能源汽車加熱器產業將是一次技術和成本的革命。
“老”產業的“新”基因,從何而來?
早在2008年,東方電熱就成立了新能源事業部,早于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出臺。“傳統產業要避免‘創新空心化’,必須把技術突破刻進基因。”在鄭進軍和其團隊的推動下,企業建立了“三級創新體系”,基礎研究院攻關前沿材料,事業部研發中心優化產品性能,生產線提出工藝改進,不斷提高技術壁壘。
這種創新文化結出碩果累累。當行業聚焦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系統時,東方電熱已悄然布局更大的產業版圖。“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已從單一部件轉向系統效能。”鄭進軍說,經歷三代技術迭代更新,企業已從單一PTC產品,逐步開發風暖PTC、水暖PTC、膜加熱器,以及座椅舒適系統,冷熱水板等相關特色產品,后續將在汽車領域進行深度布局,從單一部件向集成模塊總成方向、向系統集成供應商方向發展,在硬件集成和軟件提升等方向發力,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熱管理方案。
在電加熱這個看似細分的賽道,成立30多年的東方電加熱,始終以電加熱器為核心,以毫米級的精度深耕細分領域,用“小領域大創新”的硬核實踐證明——傳統產業的突圍,不在盲目擴張,而在以極致匠心點亮“窄門”后的廣闊天地。而這其中飽含的 “守”與“變”的辯證法,值得深思。
鄭進軍以持續更新迭代的汽車電加熱產品為例,“變的是技術形態,不變的是對熱效率提升的執著追求,真正的創新不是推翻傳統,而是讓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當業界熱議“新質生產力”時,東方電熱用“守”與“變”的實踐,給出了獨特注解。(記者 朱婕)
責任編輯:蔣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