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樓街:百年文脈里的“跨界”新生
金山網訊 “京口畫樓三百所,第一新樓名喜雨”,南宋詩人戴石屏筆下的“喜雨樓”見證了鎮江第一樓街的數百年文脈。如今,這條承載著厚重歷史的老街在保留傳統底蘊的同時,以“咖啡酒吧一條街”的“跨界”新生,成為鎮江文旅融合的鮮活樣本。
第一樓街的名字源于南宋嘉定年間,鎮江郡守史彌堅在千秋橋南建“喜雨樓”,戴石屏賦詩祝賀,取首聯“第一樓”為其命名。這條街南至中山東路,北至東吳路,曾是一條充滿文人氣息的老街。記者漫步其中,至今仍能尋見清代民居“橫秋堂”的身影。橫秋堂是2004年鎮江舊城改造時,第一樓街保存的唯一一座清代私家園林建筑,它在此靜靜佇立了上百年,如同一枚烙印,深深嵌入老街的文化脈絡。當記者叩響那扇歷經歲月的大門,橫秋堂主人蔣先生迎了出來,“橫秋堂現有面積200平方米左右,我從小在這座老宅里長大,后來搬了出去,時不時還會回來看看。”橫秋堂的小院子在蔣先生的精心打理下,處處皆景。宅子里的梁柱雕花、磚石上的斑駁縫隙……這些歷經風雨的印記,無聲地見證著時光流轉。
隨著時代的發展,第一樓街也在不斷探索前行。在經歷了發展、瓶頸、破局等階段后,它找準特色定位,成功蛻變。如今,這里成為了“咖啡酒吧一條街”,煥發出全新的活力。熙熙攘攘的人群匯聚于此,讓老街搖身一變,成為鎮江地標性下午茶及夜生活集聚區。
樊娟在第一樓街從事婚慶生意已有15個年頭了,“第一樓街有歷史,也有文化,現在不僅是婚慶一條街,還是咖啡酒吧一條街,業態越來越豐富,人氣也越來越旺。”在她看來,第一樓街就像一位老友,陪伴著她和眾多商戶一同成長。這條百年老街,既保留了原有的老街記憶、煙火氣息,又融入了新景觀、新業態。正以嶄新的面貌和獨特的風姿,續寫昔日繁華盛景。(記者 朱晶晶)
視頻制作:
朱晶晶 李嘉斌
攝影:李嘉斌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