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經濟須做好“+”文章
又到一年一度的賞花旺季。在互聯網平臺上,各地都在通過創意短視頻等形式,招攬游客來自家打卡賞花。
賞花經濟,一頭連著人們對“詩與遠方”的向往,一頭又承載著拉動消費、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美好未來。鎮江生態環境優勢明顯,文化和旅游資源得天獨厚,“美麗經濟”持續推進,但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賞花經濟還多停留在“看”的層面,“玩”的內容還不夠豐富,主要原因還是“+”的文章做得不充分。
要做好“賞花+文化”的文章。拍照打卡只是賞花經濟的初始階段,做足賞花經濟必須與當地文化相結合。一些地方,把賞花與當地獨特的鄉土文化相結合,讓游客看到美景的同時還能有獨特的文化感受。還有一些地方推出漢服體驗,讓賞花與采摘、音樂節等項目融合發展,實現了賞花經濟的效應最大化。事實上,我市也有很多獨具文化特色的傳統村落,當地黨委、政府要善于把文化體驗與賞花景點合二為一,為游客創造更多慢下來、留下來的理由。
要做好“賞花+產業”的文章。花無百日紅,花期短是賞花經濟發展中的“不可言說之痛”?;ㄩ_之時的人氣高漲相較于花落之時的冷冷清清提醒我們,一方面,要精心布局四季花種,打造超長花期,實現賞花經濟四季花開;另一方面,也要千方百計延長花產業。一些地方,在賞花季推出各式花茶、花酒、花糕以及各種與花相關的文創產品。這些好的做法,我們要積極借鑒,推出各式鎮江本土花飲,制作與花相關的產品,充分挖掘賞花潛在經濟價值。
要做好“賞花+美食”的文章。美食是留住游客的最直接方法。一些地方推出油菜田火鍋,在油菜花田里開辟專屬空間支上火鍋,讓游客大飽眼福和口福。還有一些地方,在賞花季節舉辦各種美食節,讓游客不僅看得到“春天的顏色”,還能一口吃得到“春天的味道“。先進地區創造出來的新玩法、新創意,都值得我們吸收引進。只要我們把地方美食與美麗春花結合起來,就能創造出賞花經濟的疊加效應。
總之,發展賞花經濟,不能簡單“靠花吃花”。在避免同質化的同時,要通過做好“賞花+科普”“賞花+民俗”“賞花+體驗”“賞花+運動”“賞花+走秀”“賞花+會展”“賞花+土特產”“賞花+花式文創”等形式,不斷充實“花”的內涵,拉長“花式產業鏈條”,真正讓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實現“花景”變“錢景”、“顏值”變“產值”。(辛平)
責任編輯: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