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撬動“美麗經濟”
春風送暖花自開,一花一人一世界。踏青賞花,傳統的迎春習俗,已在今天被賦予了全新的時代內涵。3月以來,全省各地的春花陸續迎來最佳賞花期,“賞花游”成為了時尚旅游,“花經濟”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以花引客,“風景”變“錢景”,“顏值”變“產值”,“花經濟”成為了激活文旅市場消費潛力的新動能。攜程旅行網統計的數據顯示,從3月份開始,賞花類度假產品的預訂量同比上漲380%。在江蘇無錫,3月8日-9日,黿頭渚景區涌入10萬人次的游客,梅園景區人流量高達7萬人次,3月9日無錫景區入園人次達12萬,每位游客的消費力同比增長了21%;在江蘇南京,3月1日玄武湖公園涌入14萬人次,途牛網預訂數據顯示,2月中旬以來,南京在國內賞花游熱門目的地TOP10中排名第三;在江蘇常州,3月8日-9日,又值第十八屆常州市梅花游園生活季期間,兩天內吸引了22.5萬人次市民游客前來游園踏春......
以花造景,依托自然稟賦與創新玩法,讓游客與地方文旅來一場動人的“雙向奔赴”。據不完全統計,這個3月,長三角地區共舉辦20余場賞花活動。其中,蘇州將在3月22日舉行的“2025蘇州花展”展出1000余種花卉,打造出11000平方米的絢麗花海、30000平方米的特色展區、4組精品花園展區以及9組氛圍景點。南通將設計推出四大以“春”為主題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深入挖掘全市鄉村旅游優質資源,展示新業態、新產品。南京多處推出“賞花+生態”“賞花+人文”“賞花+餐飲”“賞花+攝影”“賞花+研學”等多種旅游體驗模式,南京溧水傅家邊梅花山還可以解鎖“夜梅+煙火”的新玩法。
以花置業,不只將眼睛盯在花上,更把功夫做在花期之外,精心做好“花”文章。在拓展旅游消費場景、提升游客消費體驗上下功夫,以優質服務激發消費潛能,更好助力地方經濟增長和城鄉居民增收。在江蘇宿遷,全力打造質態最優、檔次最高、品種最全、品牌最響、融合最深的“中國花木谷”,去年花木復種面積穩定在68萬畝以上,擁有各類花木電商5萬余家,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257.39億元。在江蘇邳州,岔河鎮去年利用閑置的山坡地,打造出一片320余畝的玫瑰生態園,以“基地+家庭農場”的運作模式,以玫瑰產品為依托,培育出年銷售額千萬元以上的網店3家、800萬元以上的6家、200萬元以上的15家。在江蘇新沂,“三月賞花,五月品桃”已經成為時集鎮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一大亮點,該鎮已擁有水蜜桃專業合作社36家、水蜜桃專業種植戶1200多家,水蜜桃年總產值達7億元。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花”不同。以“花” 撬動“美麗經濟”,要打破花期魔咒,以創新思維精心讓“花開四季”,“花經濟”才能活力長存。(劉兆龍)
責任編輯:邱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