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發改委舉辦企業信用修復培訓市區專場活動
誠信護航 筑“信”未來
金山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積極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進一步提升企業信用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化解能力,共同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氛圍,3月14日下午,鎮江市發改委舉辦企業信用修復培訓市區專場活動,京口區、潤州區、鎮江高新區相關企業代表及市工商聯商會企業代表120余人參加培訓。
培訓會上,省發展改革委原二級巡視員、省信用辦原副主任程友華,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法官朱躍東,江蘇數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鄧李鑫分別從政策解讀、法律實踐到實操案例講解等多維度講授《共建信用基礎制度 強化企業信用管理》《企業信用修復:合規與重塑》《企業信用修復實操案例剖析》等相關知識。此外,本次培訓會還專門安排了公益性普法講座,通過典型案例講授幫助本地企業進一步提升誠信經營意識,依法依規維護自身信用權益,有效降低失信風險,將“無形信用”轉化為“有形價值”,共同營造“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市場環境。
會議指出,信用是企業的生命線,修復信用就是修復生產力。各參訓企業要主動學習政策,主動自查自糾,主動對接服務,以修復為契機,筑牢誠信根基。要夯實以信用為核心的市場聲譽機制,進一步弘揚“合規治企,誠信興商”的經營理念,切實推動企業生產運行誠信合規。各參訓部門要增強服務意識,主動靠前服務,幫助企業重塑形象,維護好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近年來,市發改委創新信用修復“鎮江模式”,幫助本地企業卸下發展“失信包袱”。于2020年在全省率先出臺《鎮江市企業信用修復辦法(試行)》,實行“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件通用”,最大限度的簡化修復流程,徹底解決企業重復申請、多頭申請、修復不徹底難題。持續開展送“信用”到企服務,推進信用修復從“被動受理”到“主動上門”,實現企業信用修復“少跑腿”。高效打通部門間信用修復“壁壘”,聯動建立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平臺聯動,互認共享”機制,實現行政處罰信息一次申請、跨平臺修復、高效辦件。企業失信修復的“鎮江經驗”獲得省級部門充分認可,并在全省推廣應用,創新信用修復機制獲評江蘇省法治政府示范項目。《開展企業信用修復助力產業強市,重振“誠而不幸”企業發展生機》入選工信部2024年“強化企業服務 提升減負成效”典型案例。(黃鈺之)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