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大田上書寫巾幗風采
金山網訊 “作為一名農業工作者,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個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對廣大農業戰線女性同胞辛勤付出的認可。”日前,記者聯系到剛剛參加完《我們的盛會——花開中國》“三八”國際婦女節特別節目錄制的江蘇潤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企業首席專家,鎮江經開區永興農機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巧,對自己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這一崇高榮譽,她深感榮幸與激動,“這份榮譽讓我更加堅定了投身農業、服務農民的初心。”
水稻種植農人、生物農業專家、致富帶頭人……“80后”魏巧有著多重身份。她曾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從事微生物農業研究,丈夫孫振中則在北京大學研究自然地理學,兩人都擁有深厚的學術背景,本可以在科研領域繼續深耕。然而,2014年,魏巧的父親打來電話,希望他們回鄉接手農業事業,將“論文寫在大地上”。
經過深思熟慮,魏巧和丈夫決定回到家鄉,共同探索數字化大田種植。這一決定不僅源于夫妻二人對土地的熱愛,更源于他們對農業現代化的深刻理解。魏巧認為,農業不僅是傳統產業,更是需要科技賦能的未來產業。
創業初期并非一帆風順,她面臨著傳統農業的低效率、農民對新技術的抵觸以及資金壓力等諸多挑戰。但是魏巧并未退縮,而是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逐步找到了因地制宜的發展模式。
她將遙感技術、無人駕駛設備和人工智能引入農業生產,打造了“天空地一體化”數字農業管理系統;通過衛星遙感,她可以精準判斷農田的收割時間;通過土壤墑情傳感器,她能精確測算土壤的肥料需求;通過物聯網技術,無人插秧機即使在惡劣天氣下也能高效作業……2021年,潤果農業通過農業農村部大田數字農業項目專家組驗收,數字化種植讓永興合作社成功實現勞動力用工減少30%以上、水資源利用率提高30%,肥料利用率提高15%,農藥使用量減少20%以上,畝產提升9%、畝均效益增加28%。
自身成功創業的同時,她也始終銘記身上的責任。近年來,魏巧和團隊先后以技術培訓、就業幫扶等方式,帶動農戶10000余戶,累計帶動脫貧人數達3682人,成為鄉村振興的巾幗典范。
農業是國之根本,而女性在農業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魏巧的經歷不僅是個人的職業轉型,更是新時代女性“新農人”推動鄉村振興的縮影。202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與她面對面交流,稱贊:“像魏巧這樣的同志到農村去,很好!”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魏巧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出臺了多項支持“新農人”發展的政策。2023年兩會期間,她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于實施新農人支持計劃支撐農業強國的建議”,提出多層次新農人培育計劃,探索新農人孵化試點,該建議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列為重點督辦建議之一,由農業農村部牽頭辦理;2023年12月,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亞夫新農人學院”,聘請魏巧擔任院長。
“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更加關注農村女性的發展,通過技能培訓和創業支持,幫助她們在農業領域實現自我價值,共同書寫農業發展的新篇章。”魏巧在電話那頭堅定地說。(鎮傅軒 記者 朱浩)
責任編輯:蔣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