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成長,讓更多青少年“動起來”
金山網訊 近日,隨著省教育廳《江蘇省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的深入實施,鎮江多所小學積極響應,率先試點“每天一節體育課”的創新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體育素養和健康水平。
據悉,該《方案》于2024年秋季學期在全省范圍內推行,要求小學每天安排一節體育課,到2025年秋季學期實現全省小學全覆蓋。鎮江自春季學期開始,便在各區域選取試點學校,通過優化課時統籌、挖掘教師資源等方式,確保在不增加課時總量的前提下,將“每天一節體育課”落到實處。
面臨挑戰:體育教師資源緊張
盡管試點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但體育教師資源緊張的問題仍然突出。為應對這一挑戰,各試點學校紛紛采取專職教師帶兼職教師的模式,充分挖掘校內潛力。
記者從市江濱實驗小學了解到,學校配備有6名專職體育教師和2名外聘的足球教練,師資仍遠遠不夠,學校尋找了一些年輕的、學習能力強、執行能力強的教師兼職體育教學,讓他們跟著體育組教師一起備課,盡快“站穩操場”。
市桃花塢小學有5名專職體育教師,新學期通過崗位調整,確定了3名兼職體育教師,每周任教3節及以上體育課,并安排班主任兼職任教體育課,每周任教1節。該校低年級實行“4+1”模式,即4節專職的課、1節兼職的課,中高年級實行“3+1+1”模式,即3節專職的課、2節兼職的課。
特色課程:激發學生體育興趣
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教研員、省特級教師吳亞香介紹,學期開始前,針對“每天一節體育課”的開設,市教育局基教處和教研部門給出了教學內容安排的建議方案,即各??梢园言黾拥捏w育課上成體育素養延伸課。“比如小學一、二年級增加的體育課可以上趣味田徑,也可以開展體育游戲、體育比賽課等;三到六年級增加的課可以上成體能訓練課或競賽課等。各個試點學校根據校情,對體育課進行分類落實。”
市江濱實驗小學是鎮江傳統的足球特色學校,該校利用今年增加的體育課,確保全校各個班每周至少開設一節足球課。在市寶塔路小學的課表上,記者看到體育課顯示為“體健一”“體健二”“體健三”——“體健一”由專職體育老師任教,教學內容以省編體育教材為主;“體健二”由兼職體育老師擔任,以體能游戲、體質訓練為主;“體健三”則體現學校體育特色項目,引入校外專業力量,以體育俱樂部的形式,開展武術、啦啦操等特色體育項目的練習活動。
質量提升:注重教師培訓與教學質量
針對體育教師資源緊張且部分兼職教師體育技能不夠專業的問題,各試點學校紛紛加強教師培訓力度。通過專職教師“一對一”指導、參加體育教研組教研活動、聽常規課和公開課等方式,幫助兼職教師盡快適應體育教學工作,提升教學水平。市江濱實驗小學英語教師張薇便是兼職體育教師中的一員,她表示將積極投入到體育組的教研中,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努力為孩子們提供豐富、有趣的體育課。
有家長表示,在保證體育課程時間和數量的同時,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更為重要。不能讓增加的體育課變成“走過場”,那就背離了課程改革的初衷。此外,體育課數量增加后,孩子的身體承受能力能否適應,也是學校和體育老師需要時刻關注的。(記者 張翼 通訊員 盛冬蕾)
責任編輯: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