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打造綜合平臺服務外向型企業降碳增效 “碳管家”算法領先助力企業“出?!?/h1>
金山網訊 冬日暖陽,位于丹陽的岡田智能(江蘇)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綠電時刻”——為其供電的云林變電站以綠電“自給”的方式,為企業提供綠能。
處于云林變電站供電范圍內的岡田智能,是一家對歐出口的貿易企業。短時的電力零碳供給,能讓這家企業每天用上綠電1000多千瓦時,為數控機床核心部件生產提供動能,據此測算,可減少近300千克碳排放。
4月,全省首個縣域級綠色電力溯源大數據服務平臺——電碳綜合信息管服平臺在丹陽市啟用。在這位“碳管家”的助力下,像岡田智能這樣的外向型企業可以更高效達成“綠色需求”。丹陽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張帆介紹,平臺首創實時潮流解耦拆分技術,能夠實現從500千伏樞紐站、220千伏主網架到配電網,以及重要用戶側的全鏈條碳排放強度計算與關鍵節點綠色電力溯源,可為地方和企業綠色發展提供綠電綠證交易輔助服務和碳資產管理服務。
放眼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制定脫碳目標,尤其是2023年,歐盟“碳關稅”政策正式上線,國內出口企業需配合海外進口商如實報送產品相關碳排放數據,實時追蹤碳足跡、實現綠電溯源。在此背景下,大量出口型企業通過綠電直供,以及尋找第三方的方式,對在國內已支付的可扣除碳價予以認證,以應對歐盟碳關稅政策。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鎮江綠色電力交易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1至11月,鎮江地區綠色電力消費量1.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在國內、國際雙重需求驅動下,建立智慧高效、業務便捷的電能和碳流管理平臺,迫在眉睫。”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鎮江聚焦碳足跡準確計算、碳排放科學測量,以外向型企業密集的丹陽為試點,由供電公司創新開展電碳綜合信息管服平臺建設,推動綠色產業鏈由“分散式”向“平臺化”升級,為外向型企業提供碳計算、碳溯源服務,架起用能企業、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政府部門、電力交易機構之間綠色連心橋,助力外向型企業降碳增效。
丹陽市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臧林怡介紹,依托平臺綠電綠證服務模塊,供電公司創新打造的“綠電綠證綜合服務站+營業廳微網點”線下服務網絡,在丹陽城區供電營業廳設立40平方米的綠電綠證及碳服務綜合站,“工作日每天安排1名專業人員駐點,圍繞‘政企協同化、窗口特色化、團隊專業化、平臺數智化、金融便利化、合作多元化’體系,為丹陽地區有綠電需求的企業提供綠電綠證政策咨詢、聚合交易洽談、賬單解讀、綠電消費及碳足跡輔助認證、零碳園區及智能微網建設等一站式服務,打通了用戶側電力碳排放測算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平臺已服務丹陽地區企業完成綠電交易超400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40%。平臺已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功能認證,綠電溯源和電碳感知算法技術獲國內領先評價。(記者 朱婕 通訊員 王偉 貢曉亞)
責任編輯:王含
金山網訊 冬日暖陽,位于丹陽的岡田智能(江蘇)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綠電時刻”——為其供電的云林變電站以綠電“自給”的方式,為企業提供綠能。
處于云林變電站供電范圍內的岡田智能,是一家對歐出口的貿易企業。短時的電力零碳供給,能讓這家企業每天用上綠電1000多千瓦時,為數控機床核心部件生產提供動能,據此測算,可減少近300千克碳排放。
4月,全省首個縣域級綠色電力溯源大數據服務平臺——電碳綜合信息管服平臺在丹陽市啟用。在這位“碳管家”的助力下,像岡田智能這樣的外向型企業可以更高效達成“綠色需求”。丹陽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張帆介紹,平臺首創實時潮流解耦拆分技術,能夠實現從500千伏樞紐站、220千伏主網架到配電網,以及重要用戶側的全鏈條碳排放強度計算與關鍵節點綠色電力溯源,可為地方和企業綠色發展提供綠電綠證交易輔助服務和碳資產管理服務。
放眼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制定脫碳目標,尤其是2023年,歐盟“碳關稅”政策正式上線,國內出口企業需配合海外進口商如實報送產品相關碳排放數據,實時追蹤碳足跡、實現綠電溯源。在此背景下,大量出口型企業通過綠電直供,以及尋找第三方的方式,對在國內已支付的可扣除碳價予以認證,以應對歐盟碳關稅政策。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鎮江綠色電力交易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1至11月,鎮江地區綠色電力消費量1.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在國內、國際雙重需求驅動下,建立智慧高效、業務便捷的電能和碳流管理平臺,迫在眉睫。”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鎮江聚焦碳足跡準確計算、碳排放科學測量,以外向型企業密集的丹陽為試點,由供電公司創新開展電碳綜合信息管服平臺建設,推動綠色產業鏈由“分散式”向“平臺化”升級,為外向型企業提供碳計算、碳溯源服務,架起用能企業、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政府部門、電力交易機構之間綠色連心橋,助力外向型企業降碳增效。
丹陽市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臧林怡介紹,依托平臺綠電綠證服務模塊,供電公司創新打造的“綠電綠證綜合服務站+營業廳微網點”線下服務網絡,在丹陽城區供電營業廳設立40平方米的綠電綠證及碳服務綜合站,“工作日每天安排1名專業人員駐點,圍繞‘政企協同化、窗口特色化、團隊專業化、平臺數智化、金融便利化、合作多元化’體系,為丹陽地區有綠電需求的企業提供綠電綠證政策咨詢、聚合交易洽談、賬單解讀、綠電消費及碳足跡輔助認證、零碳園區及智能微網建設等一站式服務,打通了用戶側電力碳排放測算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平臺已服務丹陽地區企業完成綠電交易超400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40%。平臺已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功能認證,綠電溯源和電碳感知算法技術獲國內領先評價。(記者 朱婕 通訊員 王偉 貢曉亞)
責任編輯: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