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文博會展現文化產業生機盎然
創新嘗試“1+2”的展覽格局、 10萬平米的展覽面積、匯聚滬蘇浙皖“壓箱底”文化瑰寶、穿越古今的國風游園會、多感官刺激的沉浸式體驗……11月22日至25日,第五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這場年末的文化盛宴,全面展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各地的文化產業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
文化關乎國本、國運,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在2024年即將收官的壓軸時刻,作為國內體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博覽會之一的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為我們帶來了一場亮點滿滿、新意十足的“文化壓軸大戲”。
以展帶商,以文興業。長三角地區不僅是我國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同樣,在長三角文化產業一體化發展上碩果累累、成績喜人。走進本屆長三角文博會,人們可以看到精美絕倫的文創產品,更能切身體會到長三角文化一日千里的蓬勃發展。2023年,長三角地區規上文化企業達23955家,營業收入達44384億元,占全國總量34.27%。在連續發布十六屆的“全國文化企業30強”中,歷屆長三角地區文化企業上榜總數超過全國總量的1/3,成為全國文化產業實力最雄厚、創新活力最旺盛、國際開放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文化遺產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財富。本屆文博會上,傳統與創新緊緊咬合,讓更多傳統文化資源熠熠生輝。浙江展區3D立體玉琮叫那份來自遠古的磅礴與神秘變得親切;安徽展區的開放式巨型穹幕讓人仿佛親身漫步于云霧繚繞的山巒之間,聆聽溪流潺潺,感受清風拂面,“足不出滬”踏上一段夢幻般的大黃山之旅;江蘇展區,巨大的“榫卯”則讓人直觀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沖擊力,感受到榫和卯咬合后的緊密連接……創新創造是文化的生命力,是文化繁榮興盛的活力源泉,也是文明綿延繁盛的不竭動力,本屆文博會上的創新創意層出不窮,展現出了長三角地區賡續中華文脈,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實力,讓廣大游客直觀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沖擊力,在無形中增強了文化自信、提升了文化素養。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新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在文化領域不斷催生各類新業態、新應用、新模式。本屆文博會上,今年爆火的3A游戲大作《黑神話:悟空》被“搬”到了文博會現場,展示中國游戲在創意、技術和市場方面的巨大潛力。在江蘇展區,游客帶上XR眼睛,能穿越至盛世大唐;通過AI技術,能直接生成梵高風格的“自畫像”。“文化+科技”讓歷史被重新激活,讓文化被深度挖掘,讓創意被無限放大,共同編織出一幅幅新時代文化消費的絢麗圖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長三角文博會的持續繁榮,是長三角地區文化軟實力的生動體現,也必將引領文化產業邁向更高質量、更具活力的新階段,為文化傳承創新與全球文化交流合作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江風)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