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6.2%,外貿“成績單”增信心強底氣
外貿成績增勢喜人。海關總署近日發布數據:2024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83萬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7月當月進出口3.68萬億元,同比增長6.5%,月度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在5%以上。這份外貿成績單,展現出我國外貿較強的韌性和活力,為實現全年“質升量穩”目標增強了信心、提振了底氣。
外貿是我國經濟增長中的一個重要助推力量。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對穩增長穩就業、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外貿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7月當月進出口同比、環比均增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外貿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汽車、集成電路、鋰電池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產品出口增長迅猛。如今,中國出口每10輛汽車中有4輛是電動汽車,每10輛軌道機車中有7輛是電力機車,出口的蓄電池近九成是鋰電池,外貿出口的綠色屬性更強。這得益于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與活力、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配套支撐,出口產品不斷向價值鏈上游攀升,帶動我國外貿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
今年上半年,全國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超過21萬億元,中歐班列加密開行。總的看,上半年我國外貿創下了新高,經營主體活力充足,傳統動能優勢穩固,新動能也不斷涌現,外貿持續向好基礎扎實。
外貿向好勢頭的鞏固,離不開市場主體、政府監管的多方努力。在口岸營商環境方面,海關總署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連續7年開展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目前試點城市已經拓展到了20個,為各家企業貨主積極打造一流的通關環境。此外國內各項政策的精準發力、走深走實,也增強了我國應對全球供應鏈調整和市場波動的能力,最突出的就是首創了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極大促進了貨物貿易進出口平穩運行、積極向好。
如今,中國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產業規模和配套優勢明顯,使得中國外貿發展韌性十足,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無可替代。特別是中國制造業蘊含的新優勢和新動能,也將助推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中國外貿必將乘風破浪,給世界帶來更多紅利。(李龍)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