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州:撐起非公經濟健康發展法律“保護傘”
金山網訊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檢察機關能夠這樣重視我們非公企業,專門建立了聯絡服務機制,上門走訪聽取意見、定期召開座談會了解法律需求,出臺了針對性服務舉措,普法和保護同步,為我們非公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確實沒想到這么細致周到……”在不久前,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檢察院“服務非公經濟健康發展,營造優質法治營商環境”雙月座談會上,幾位非公企業負責人對該院近期的保護非公經濟“組合拳”頻頻稱贊。
近期,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檢察院圍繞區委、區政府發展城市經濟的重大決策,立足檢察職能,以營造優質法治營商環境為主線,以服務非公經濟健康發展為重點,在定制度、優服務、嚴法紀等層面下功夫,撐起非公經濟發展法律“保護傘”。
握緊法律保護的“傘把”,定制度、出方案。由檢察長帶隊、全體班子成員分條口和片區具體落實,在廣泛走訪轄區非公企業和召開非公經濟代表委員專題座談會的基礎上,緊扣檢察職能編制服務非公經濟系列實施意見。先后出臺《檢察官聯系重點非公企業試行意見》、《發揮檢察職能營造優質法治營商環境十條措施》等文件,從制度層面為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擴大法律保護的“傘面”,明職責、強舉措。構建檢察長親自指揮服務保障非公經濟工作,分管副檢察長重點抓、辦公室具體聯絡、協調、意見征集和反饋、各內設機構全力參與支持的工作合力,對全區非公企業提供法律支持與服務。今年以來,在4次非公企業雙月走訪調研和座談中,全面梳理非公企業法律需求30多條,深化研判細化為知識產權保護、人力資源政策把握、金融領域等7個大類。在此基礎上,努力找準檢察工作保障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切入點,充分發揮檢察職能,采取多項舉措平等保護市場主體。嚴厲打擊危害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刑事犯罪,高度重視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金融詐騙行為,強化涉及非公有制經濟領域訴訟活動監督,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真正做好“想非公企業所想,急非公企業所急”。
筑強法律保護的“傘骨”,嚴紀律、重對接。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檢察工作紀律,切實規范司法行為。深化聯絡互動活動,組織“送法上門”,主動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法律咨詢、法律培訓,提高企業自我保護意識,有效防控重大法律風險。同時,積極推動“兩法銜接”工作提升質效,加強與行政執法部門的聯系協作,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整合執法司法資源。今年以來已經與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環保局等單位進一步深化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情況,形成共同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工作合力。(焦惟奇)
責任編輯:吳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