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時速:與“奪命殺手”的奮力搏斗
金山網訊 前不久,一位82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咳血痰伴胸痛一周到當地醫院就診,被當地醫院初診為肺癌,后復查增強CT確診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AD)多為急性起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的安全,發病時會出現急性撕裂樣胸痛。與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密切相關,其他少見因素為外傷,感染,馬方氏綜合征等。因其兇險,若問外科疾病兇險排名,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一定“名列前茅”!上榜理由不言而喻,主動脈是體循環的動脈主干,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也被稱為心臟大血管疾病里的“奪命殺手”。一旦發病,絕大多數的病人將會死亡或隨時面臨死亡。
患者慕名來到了鎮江一院,然而,急診科的郭培培主治醫師查看病人病情后犯了難……
患者在外院的CT僅僅做了胸部,確診了夾層病變,但遠端腹主動脈、兩側髂動脈分支情況如何不得而知,對于下一步緊急治療造成極大困難。
如果再次做主動脈CTA,又需要使用對腎功能存在嚴重影響隱患的造影劑,患者82歲高齡,風險極大。經過反復考慮最終決定進行胸腹主動脈CTA檢查,全面評估患者情況,以便及時采取下一步搶救治療。
CTA影像檢查顯示:主動脈夾層破裂伴假性動脈瘤形成,患者隨即被胸外科ICU收治。
圖1:術前主動脈CTA檢查
由于患者已82歲高齡,并且已行兩次增強CT檢查,造影劑使用劑量極大,腎功能損害甚至腎功能衰竭潛在風險極大,立即予水化、堿化尿液保護腎功能,予利尿劑促進造影劑排除。孫醫生立刻將患者的病情匯報了陳鎖成主任醫師和丁國文主任醫師。綜合考慮患者整理情況后,治療小組制定了周密的救治方案。
如果急診行介入支架手術勢必再次使用造影劑,進一步增加腎功能損害風險;如果不手術治療,患者極有可能出現假性動脈瘤破裂瞬間大出血死亡,根本沒有救治機會。
常常說醫患信任一百步,只要患者家屬肯邁出一步,剩下九十九步醫生會代替你走完。醫生簡單告知患者家屬目前病情后,患者家屬表示出非常大的信任。救治工作迅速開展,機房已空出機器,并且開通了綠色通路,隨時等待手術!
下午3:30手術準時開始,通過進行主動脈造影,可見降主動脈上段夾層破裂,形成凸出的瘤體。
在陳鎖成主任醫師指導下,主刀孫揚永與朱靜峰副主任醫師,僅5分鐘就完成了股動脈入路的解剖游離,其后順利定位造影、支架植入、保留左鎖骨下動脈血供、主動脈支架植入后,未見造影劑充填,原瘤體消失。整個手術過程僅用了40分鐘就順利完成。
圖2:微創小切口
患者術后七天痊愈出院,無腎功能受損表現,痰血、胸痛癥狀完全緩解。
圖3:孫揚永醫師與郭麗君護士長陪送病人出院
心胸外科科室簡介:
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外科創建于1955年,是江蘇省建立最早的胸心外科??浦?,也是蘇、錫、常、鎮江地區開展胸心外科手術數量最多的??浦?,已開展各類胸心外科大手術兩萬余例。2001年被江蘇省衛生廳確認為首批省級臨床重點???,2004年經江蘇省衛生廳批準成立中德(江蘇)心臟中心。
??圃谑染哂休^高的知名度,心臟瓣膜置換已達1000余例,單瓣置換手術成功率達97%以上,在省內處于領先水平。此外還開展了數百例各種復雜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其中有30余項手術技術填補或達到省內先進水平。1992年在省內率先開展主動脈瘤的外科治療,包括馬凡氏綜合征,Ⅰ型夾層主動脈瘤等,至今已達300余例。目前科室開展的多瓣膜置換、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診治、主動脈瘤外科治療、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已成為常規手術,心臟移植作為挽救終末期心臟病人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開展了11例心臟移植,3例心肺聯合移植,全部獲得成功,心肺移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責任編輯:殷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