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市八橋鎮強化六個保障 為貧困老人點亮希望
金山網訊 “扶貧攻堅必須把農村貧困老人作為重點對象”。這是揚中市八橋鎮主要領導不久前在一次重要會議上針對貧困老年人的幫扶發出的聲音。在脫貧攻堅中,如何幫扶貧困老年人擺脫困境?近年來,揚中市八橋鎮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強化“六個保障”,為貧困老年人點亮希望。
建立“兜底”保障制度,強化政策保障。隨著財力的增長,八橋鎮政府不斷加大對老齡事業的投入,在逐步提高各項養老補助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對特困、失能老人兜底保障制度。全鎮有248位特困老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為1611位老人發放高齡津貼,對74位高齡特困、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由“政府買單”為他們提供“一對一”上門服務,實施特別救助。鎮財政還在民生支出中增設了專項科目,專門用于農村貧困老人臨時性、急發性的特困救助,進一步提高貧困老人的保障水平。
推行孝善扶貧模式,強化贍養保障。在幫扶貧困老年人的工作中,該鎮在強化政府保障責任的同時,注重發揮家庭的作用,堅持以“家庭為主、子女首孝”為原則,建立和推廣“孝善扶貧”的新模式。由各村老年協會牽頭負責,對60歲以上的貧困老人進行調查摸底登記,根據每個貧困老人家庭的年收入情況,按照現行扶貧標準確定每個子女每年必須承擔的最低贍養費標準,并簽訂“孝善養老協議”,由村老年協會作為鑒證方監督執行。目前,經過試點,全鎮已有5個村推行了孝善扶貧模式,惠及160多名貧困老人。
確立“授人以漁”理念,強化就業保障。本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該鎮對部分年齡不算太大、身體相對較好、有勞動能力的貧困老年人,通過“扶志”、“扶智”、“扶技”等措施,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采取“向上爭取十鎮、村補貼+技術指導”的形式,幫助他們發展種、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使30多戶老年貧困家庭通過自我發展擺脫了貧困,有的還成了當地的致富能手和專業大戶。與此同時,該鎮還通過介紹他們到企業務工,為他們安排做門衛、保潔員、勤雜工、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員、到農業基地打工等力所能及的工作,為180多名貧困老年人找到了就業崗位,讓他們既能夠老有所為,又實現了老有所養。
落實健康管理優待,強化醫療保障。該鎮對65歲以上的貧困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并建立貧困老年人的健康檔案。協調鎮村醫療部門,對52名患有各種慢性病的高齡特困老人落實了社區醫生簽約上門服務。對因家庭貧困不能按時繳納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37名貧困老年人每年由鎮民政部門代為繳納,還有206名貧困老年人被納入大病醫療救助制度,使全鎮貧困老年人的醫療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實施“安康關愛行動”,強化風險保障。全面推進老年人意外傷害“安康關愛行動”,對農村低保對象、享受政府買單服務老人、入住養老機構的貧困老人以及其他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分別由鎮民政部門和村集體代為購買一份安康保險。同時,引導和鼓勵企業、社會組織、愛心人士等社會力量為貧困老年人購買、捐贈安康保險。紅光村一家愛心企業今年一次性出資4萬多元,為全村所有老年人每人捐贈一份安康保險。目前,安康保險對全鎮貧困老年人的覆蓋率接近90%,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意外傷害風險。
開展志愿幫扶活動,強化服務保障。結合全鎮開展的“關愛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雙關愛”活動,共建立各種志愿扶貧、助老服務等關愛組織23個,吸收社會志愿者384人,對貧困老年人實施結對幫扶活動?;顒又?,每個老年貧困戶由一個或幾個志愿者家庭認領結對,針對各個老年貧困戶的不同情況,分別開展經濟幫扶、生活救助、衛生保潔、大病治療、助餐助浴、精神慰藉等志愿服務活動,使貧困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張守良 王中林)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