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象山街道圓居民就業創業夢
?金山網訊?日前,城東優山美地小區風情街新開了一家中餐館宴遇坊,吸引了周邊的一些“吃貨”。“我原來是一名下崗工人,創業過程中出現資金短缺問題。象山街道知道情況后,專門安排人社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幫我解決實際困難,根據我的情況,為我申請了小額創業貸款。”談起自己的創業路,宴遇坊老板徐敏動情地說。
去年以來,象山街道多措并舉,落實再就業政策,開展就業培訓,豐富載體形式,強化指導服務,幫助居民圓再就業和創業夢想,進一步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社會氛圍。
夯實基礎,建立完善信息服務平臺。去年象山街道投入35萬元對人社服務中心進行了升級改造。新建立的中心建筑面積200多平方米,設有7個服務窗口、5個服務區域,配備了7名工作人員,為居民提供各項創業、就業政策咨詢,職業指導等服務工作。除了街道設立人社中心外,所轄15個社區均已建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人社服務平臺覆蓋率達100%,同時每個站點都配備專職勞動保障協理員,持證率達100%。2014年該中心獲評“全市人社基層服務試點示范平臺”。
關注困難群體,全力實施定點援助。象山街道對發現的轄區內每一名困難就業人員,實行登記一名、幫扶一名、跟蹤一名、反饋一名的全面系統的動態跟蹤服務模式,掌握每一個再就業人員的情況,確保就業質量。近兩年來,通過幫扶安置、促進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街道轄區內新增城鎮就業人數881人,其中就業困難群體51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21人,幫扶安置下崗失業人員248人,并以扶持創業帶動就業,使充分就業率穩定在98%以上。
加大培訓力度,拓寬就業創業渠道。針對不同人員量身定制各類培訓方案是象山街道就業創業培訓的一個特色,對征地農民開展技能培訓,對失業人員進行再就業培訓,對有創業意愿人員進行創業培訓。街道先后開展了“養老護理”“家政服務員”“電腦知識”和SYB等培訓15場次,覆蓋1400余人。通過培訓,去年共有38人獲得了“高級家政服務員證書”,16人獲得了“養老護理高級證書”。
加強載體建設,豐富創業就業形式。街道精心打造東風步行街、高創中心等產業孵化基地,豐富創業就業形式。一方面,利用東風步行街為下崗失業人員及大學畢業生搭建創業載體;另一方面,利用“大學生創新創業聯盟”與江蘇大學成功對接,扶持大學畢業生落戶江大創業孵化基地。除此之外,利用高創中心、歸國博士園和網商產業園等創業載體,引進高科技現代化企業,充分發揮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應,將轄區內的人才資源轉化為人才資本。(錢壽云 陳俊文 方良龍)
責任編輯: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