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南山上面有一座“混搭天橋”
?
?金山網訊?近日,市民戴先生前往南山風景區游玩時,發現“南山小天橋”上的護欄支柱變成了竹子,“看上去既不美觀,與環境也不和諧”。更讓戴先生覺得危險的是,竹子之間的縫隙較大,而橋外距離地面落差有10多米。前天,戴先生將現場拍攝的照片發到本地論壇里,希望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記者在這些照片里看到,竹子充當起護欄缺失的支柱,上端與橫排的金屬欄桿相連,下端經一根根長竹子串聯在一起,原先的支柱只剩下斷裂的根部。這就是戴先生在帖子中稱之為“混搭天橋”真容。
按照戴先生所示的方位,昨天上午,記者通過一條隱藏在草叢中的小路,走上這座水泥天橋。天橋位于菊花山路上,臨近市級文保單位柳詒徵墓。橋梁約有三四十米長,與戴先生所述一樣,橋欄桿只剩扶手與粗壯的金屬支柱。很多拳頭粗細的支柱只剩最后一小截,接替它們崗位填補空洞的,是一根根手臂粗的竹子,總數在百根以上(見圖 陳路 攝)。雖然看上去較為簡陋,但記者上前試圖搖晃竹子時發現,所有竹子都被鐵絲固定住,難以晃動開。
由于正在下雨,記者在橋上一番等待沒見到有人通過。隨后,記者將天橋情況反映給南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張炳文回應說,這座天橋是無名橋,大約8年前由市政部門修建,游客俗稱它為“南山小天橋”。
天橋兩側安裝的是不銹鋼護欄,但建好后不久,支柱就被人割盜,損失了大幾萬元。后來,有關部門重新安裝了不銹鋼護欄,但不久再次被人割盜偷走。
考慮到不銹鋼橋欄桿安裝后仍有可能被偷,為保障行人安全,管理處便用竹子加以代替,每年進行加固與更換,這么一來,“雖然美觀性差了一些,但安全性還算可以”。
張炳文表示,天橋兩頭的小路原來是當地村民拾柴火走的山路,除了鍛煉身體及探險的人,一般很少有人會走天橋。同時,天橋也不是景區正規的游覽線路,沒有景區保安人員巡邏,因此,不提倡游客和市民選擇這條線路進山。(干光磊 陳路)
?
責任編輯:耿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