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主城區將坐擁26座山體公園
金山網訊? 談到鎮江的公園,市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金山、焦山、北固山、寶塔山公園,以及南山風景區等收費公園,忽略了在家門口其實也有一些挺不錯的公園,而且都是免費的。事實上,隨著“青山綠水”、“26座山體保護利用”等重大城建工程的實施和推進,鎮江人家門口的公園已經越來越多,越來越漂亮,并漸漸成為我們這座城市未來發展的優勢。
鎮江:家門口的公園越來越多 鎮江有26座山體公園,親,你一口氣能報出幾個?
公園悄悄改變人們的生活 現場體驗:修身養性好去處
“真沒想到,出趟遠門回來,家門口竟多出一個公園。”去年8月,家住新城花園的吳心如奶奶去了深圳女兒家,近日剛回到家就驚奇地發現,跑馬山公園已經建成并已對外開放了,她不停地感嘆家門口因這座公園變化實在太大了。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吳奶奶從第二天起,天天早早起床,去公園逛上一圈。
早就聽說跑馬山公園建得不錯,環境優美,是一個天然氧吧。上星期日,天氣晴好,記者帶著家人前往公園體驗游園感受。
在公園的西入口,記者見到山腳下的公園廣場旁還有幾名施工人員。經打聽才知道,公園已經對外開放,但還有部分配套工程在完善。
公園里人很多,有爬山的、有舞劍的,有打太極拳的。順著嶄新的臺階上山,迎面碰到正在下山的楊正蘭奶奶。家住三茅宮的楊奶奶今年74歲,身子硬朗,走起路來很利索。她說自己是第一次來逛跑馬山公園,最大的感受是公園很大,兩個多小時下來還沒有逛完,過幾天再來。楊奶奶還說,跑馬山公園建成后,家門口一下子有了兩個公園,它們的入口離三茅宮距離差不多,她習慣在獅子山公園鍛煉身體,那里的熟人多,一有時間她就去。
春光明媚,鳥語花香,利用雙休日出來游園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上山途中,一家人說說笑笑,倒也不覺得累。建設者們為市民考慮得十分周到,沿途配有不少嶄新的坐椅,還新建了不少小亭子,供游人休息。
山路兩旁栽種著各種名貴花草,散發出陣陣幽香;尚未改造的山體北側,是青翠碧綠的大樹,密密麻麻。在公園南側的半山腰上有一個健身廣場,配套了十幾套健身器材,這里成了老少同歡的樂園。廣場上非常熱鬧,有爺爺奶奶帶著孫子來玩的,有爸爸媽媽帶著兒女來健身的。十多個小朋友們趁家長們聊天之際,玩起了捉迷藏。
談到公園建設情況,正在廣場上健身的費大爺如數家珍。他說,跑馬山公園是我市開展對主城區范圍內山體集中整治,從而建成開放式天然公園中的一個。跑馬山公園地處朱方路與滬寧鐵路之間,山高55.2米,山體保護面積29.35公頃。費大爺說,跑馬山之名,1984年版《鎮江地名錄》載“相傳清兵曾在山上練馬,故名”。在跑馬山,曾出土過幾座東晉墓葬和南宋墓葬,其中有臨淮謝氏墓出土的雞首壺屬甌窯佳品;其他墓葬出土有金佛像牌、吉州窯瓷器等重要文物。
公園樓盤:生態人居的標簽
在忙碌的現實生活中,公園無疑是一片奢侈的綠地,它集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等多重資源于一體,是體現生態人居的標簽。
正在散步的葉大爺,指著跑馬山公園東南方向的一排高層住宅說,去年5月份,他家的太古山房子拆遷后,拿到新城花園B區一套高層回遷房,不僅面積比原來增加了不少,環境也有了很大改善。該公園有四五個出入口,其中有一個出入口正對著新城花園。現在葉大爺幾乎每天都要到公園里來散散步、下下棋。
葉大爺說,住在這里很方便,不僅有配套的南徐小學,前不久還新建了菜市場,公園周邊現在的房價普遍上漲,且幅度不小。
家門口多了公園,房價自然上漲了,其中包括二手房。一名樓市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少開發商往往將公園作為賣點之一,公園樓盤的概念隨之產生。公園不僅僅是綠地與空間,同時也給人們提供了一種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呼吸家門口公園的新鮮空氣,早晚還可以到公園里散步健身,公園地產的優勢相當明顯。
公園文化:茶余飯后說故事
上規模的公園,是城市里一道別樣的風景線,在滿足市民需求的同時,融入城市生活的景觀,也呈現出一種文化特色。
春天的夜晚,如果外出逛街,除了商場,還有不少人會選擇直奔家門口的公園,談戀愛,說故事……
鎮江是一座底蘊深厚、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不僅有白娘子水漫金山、甘露寺劉備招親等大家熟悉的景區公園文化,還有不少是政府部門正在花力氣挖掘歷史遺存、加大投入建設的免費公園,這里略舉一二。
1.龍脈團山遺址公園
龍脈團山位于南徐新城內,是鎮江先人生產棲息之地,也是目前鎮江地區保存較好的“湖熟文化”遺址,2011年1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脈團山遺址公園已建成對市民免費開放。
龍脈團山遺址公園由市交通運輸局交投公司投資建設,為原址展示,公園總占地面積2.43公頃,內設游覽步道、遺址展覽館、團山廣場、龍脈水榭、湖熟文化墻、花木綠地等項目,其中展覽館建筑整體風格與龍脈團山遺址環境氛圍相協調。
2.玉山游園
玉山為云臺山余脈。據歷史文獻記載及考古挖掘研究,證實玉山是歷史上西津渡主要渡口,元代的玉山大碼頭就在此。玉山游園位于西津渡以西長江路與和平路交會點。
玉山游園項目占地面積2.28公頃,包括3000平方米的山體生態修復,4000平方米的廣場綠地,6000平方米的鐵路站房恢復及民居修繕。一期工程于2013年9月開始實施,包括山體生態修復及廣場綠地工程,風格以江南園林小橋、盆景、江灘卵石、碼頭錨鏈、船形棧道、石船等豐富元素為主。工程竣工后,于2014年元旦期間正式開放。
二期在拆遷征地完成后全面開工,內容包括在超岸寺周邊民居復建,正在施工的玉山大碼頭遺址博物館。
3.斷山墩遺址公園
斷山墩遺址位于鎮江新區,是上古聚落遺址,早在1982年該遺址就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周邊5公里范圍內有省、市文物保護單位十余處,具有厚重的文化氛圍和文化積淀。斷山墩遺址,是目前國內最大而又保存較完整的一個土著先民村落遺址。1982年,該遺址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斷山墩遺址公園建成并對外開放,是平昌新城5萬居民家門口的文化公園。
4.賽珍珠公園
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上,賽珍珠故居所在的登云山,引起代表關注。有代表聯名提出建議說,登云山是主城區西片的一座自然山體,原是寶蓋山一部分,因歷史變遷,現存山體海拔27米,西至風車山隧道,北至潤州山路,東、南抵登云路。登云山總面積約4公頃,作為市區20余座山頭中唯一擁有省級文物單位和近代文化名人遺跡的城中山體,也是舊城改造片區中文化內涵最豐富、與賽珍珠關聯度最大、世界知名度最高的文化高地。可以名人文化、歷史文化、旅游文化為主題,打造一座世界級的主題文化產業園,使其成為現代山水花園城市和旅游文化名城的標志性區域。
?
我市主城區將坐擁26座山體公園 省內唯一,全國也不多見
說起主城區山體公園建設,作為城市規劃設計的研究機構,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主任規劃師朱曉芳對其中的來龍去脈十分清楚。
讓市民出門500米就有公園綠地
“2009年5月,市委、市政府決定,用兩年時間,在鎮江主城區范圍內實施‘青山綠水’改造計劃,其中就涉及對部分主城區山體的整治建設。”朱曉芳說,“青山綠水”兩年行動,主要對主城區范圍內的11座山體(云臺山、寶蓋山、跑馬山、虎頭山、獅子山、黃鶴山、磨笄山、花山、象山、合山、鼎石山)和3條通江河道(古運河、運糧河、虹橋港)進行集中整治,退房還山,退房還河,治理滑坡、修復生態、完善景觀,使之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開放式天然公園。
為了加快提升城市綠化建設水平,2012年7月,市委主要領導又在一次調研中提出“對主城區26座山體進行規劃、整治和建設”的要求。當時的建設理念是,提高城區道路、公園和小區綠化覆蓋率,讓市民出門500米就有公園綠地。之后,在26座山體各建一個城市公園的規劃出爐。
26座山體公園多為免費公園
日前,記者從由市規劃局、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于去年底編制的《鎮江主城區26座山體保護利用規劃》的文本上看到,“從2013年起,通過三年時間,將主城區26座山體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園。”
《規劃》還寫明,以生態為導向,有效保護山體及綠色植被,治理滑坡、修復生態、完善景觀,將主城區26座山體建成城市開放式公園,使之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場所,提高居民生活質量,“顯山露水、透綠現藍”,強化鎮江“山、水、城、林”一體的空間形態特征,塑造生態型山水花園城市。
朱曉芳分析說,在主城區建設26座山體公園的城建戰略,與我市“真山真水”和“城市山林”的自然稟賦分不開,也是與順應市委、市政府一直在致力打造的“山水花園城市”的目標定位,將鎮江打造成一座宜居、宜業、宜游、宜商的令人向往的、傳統和現代交相輝映的都市的要求相吻合。
與長三角都市圈內乃至全國其他城市相對比,我市主城區將坐擁26座山體公園有何特色?朱曉芳認為,主城區26座山體公園建成并投入使用后,鎮江不但是全省境內唯一一家在主城區有如此多山體公園的城市,而且在長江中下游一帶乃至全國的城市中,像我們鎮江這樣地形地貌、有這么多山體公園的城市也是屈指可數的,“26座山體公園像一把珍珠,散落在城市區域,不愧為歷代稱譽的‘山林城市’。除風景區之外,這些山體公園均為免費公園,它們對市民來說是天賜的福利,也可以此促進本地旅游業的發展,提升人居環境的質量和生活幸福指數。”(記者 周本林 干光磊)
已建成并對外開放的山體公園
1.金山
定位:以歷史文化、佛教、生態、休閑為特色的風景區
金山公園位于市區西北,是鎮江的三大名山之一,屬于三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區域,自然人文資源豐富,資源價值較高。
2.焦山
定位:以佛教、人文、自然為特色的風景區。
位于市區東北長江之中,是鎮江的三大名山之一,屬于三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區域,公園自然景觀優美,人文底蘊深厚,與南岸象山夾江對峙,素有姊妹山之稱,系目前長江下游唯一四面環水的觀光游覽島嶼。
3.北固山
定位:以佛教、人文、自然為特色的風景區。
位于市區東吳路西北側,是鎮江的三大名山之一,屬于三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區域。北臨長江,地勢險要,風景壯麗。
4.獅子山
定位:以文化、休閑為特色的城市公園。
位于牌灣中山西路西側,因山體形似獅子而得名。2010年已實施完成并對外開放。
5.云臺山
定位:以休閑、紀念、歷史文化覽賞為特色的城市公園。
主題:歷史遺跡與自然山水完美結合的紀念性公園。
位于鎮江主城西部,寶蓋山北側,屬于三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區域,東至伯先路京畿路,西南至云臺山路,北至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
云臺山公園(包括伯先公園)建設目前已經基本建設結束。
6.南山
定位:以城市山林、古寺名泉為主的省級風景區。
南山風景區位于主城南部,規劃范圍東起官塘橋路,北至南徐大道。
風景區南部旅游資源開發較晚,南北向至回龍湖景區道路尚未溝通。回龍湖、八公洞周邊有部分村莊尚未改造。
7.合山
定位:以生態、休閑為主的區域性公園。
主題:軍事、拓展訓練。
位于主城東北部,東起焦山路.西至東吳路,北至象山路,南至禹山北路。
2012年,合山公園建設成并投入使用。
8.虎頭山
定位:以生態、休閑、健身為主。
主題:祈福(虎頭山又名天福山,打造成市民的祈福之山)。
位于南門天橋東側。山形似虎,雄踞高崗,虎頭面向南門,形象逼真,故山名虎頭山。
虎頭山公園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
9.黃鶴山
定位以歷代歷史人文覽賞、休閑、運動為主。
主題:歷代詩詞、歌賦展示。
黃鶴山公園位于南山風景區北部,東起黃鶴山路,西至南山路,南至南徐大道,北至林隱路,是南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3年整治完工并投入使用。
10.磨笄山
定位:以歷代歷史人文覽賞、休閑、運動為主。
主題:歷代詩詞、歌賦展示。
磨笄山公園位于主城核心區,東起黃山東路,西至黃鶴山路,南至南徐大道,北至林隱路,是南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
11.鼎石山
定位:以旅游、文化為主。
主題:友誼之山。
位于主城東部,西至塔山路,北至學府路,東至焦山路,南至古運河。
鼎石山,古運河繞山而過,現為寶塔山公園。上建僧伽塔(鎮江四塔之一),故又稱寶塔山。山下建有都天廟,山上建有中日友誼梅櫻園。
2013年改造整治完成。
12.跑馬山
定位:為以歷史文化覽賞、休閑為主。
主題:“法治”山。
位于老城區的西南隅,地處朱方路與滬寧鐵路之間。
跑馬山公園建成并投入使用。
13.鳳凰山
定位:生態、休閑為主。
主題:“鳳凰”山。
位于主城西部,東起鳳鳴路,西至朱方路,北至龍脈路,南至鳳凰山路。
鳳凰山公園2013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標題)正在建設和即將實施的山體公園
14.象山
定位:以文化旅游、市民休閑為主的城市公園,是進入焦山的門戶地區。
主題:國防、軍事文化。
位于主城東北部,與焦山隔江相望,東起焦山路,西至東吳路,南至濱江路,屬于三山風景區的核心區域。
象山山勢奇峻,山林蒼翠,松柏青青,景色迷人,立于山巔。北臨長江,遠眺焦山城闕。山下辟為公園,現山體東側已建成焦山景區的主入口。
象山公園將納入下一步的整治計劃。
15.四平山
定位:休閑、運動、兒童角色體驗等。
主題:體育鍛煉。
四平山公園位于官塘新城,四明河路以東,萊山路以南。
四平山公園預計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16.京峴山(含老山、禹山)。
定位:生態、休閑為主。
主題:傳說文化。結合京峴山豐富的歷史文化,將之打造成傳說之山。
京峴山公園位于主城東部,規劃范圍東起方家灣新村,南至戴家灣南路,西至焦山路,北至花山路、宗澤路。
京峴山公園(含老山、禹山兩座山體公園)預計今年全部建成并對外開放。
17.大禹山(即汝山)
定位:以生態、休閑為主。
主題:體育鍛煉。
大禹山公園位于主城東部,東起谷陽路,南至宗澤路,西至焦山路,北至禹山北路。
大禹山公園預計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18.教頂山
定位:以生態、休閑為特色的城市公園。
主題:科教、文化公園。
教頂山位于城東包家灣。據傳,是因山頂上有石塊似火燒焦的形狀,俗稱焦頂山。教頂山與南面古運河風光相互呼應,山體景觀效果較好。
19.大萊山
定位:以休閑、運動為特色的城市公園。
主題:生態、低碳、智慧。
大萊山公園位于官塘新城,官山路以東、萊山路以南、和兒廟路以北、寶平路以西。
20.橫山
定位:生態、休閑、野趣等為特色的城市型風景區。
主題:生命科技、茶博園。
橫山公園位于丁卯開發區東南側。
21.馬鞍山
定位:生態、休閑、健身為主。
主題:城市植物園,成為集特色花卉種植、展示、科普于一體的公園,將馬鞍山打造成南部觀賞城景和市民休閑的佳處。
位于丹徒新城北部,茅以升大道東側,長山路西側,駙馬路南側。
22.小牛山
定為:生態、休閑為主。
主題:道教文化。
位于主城西部,東起文苑路,西至小牛山支路,北至南徐大道,南至團山路。
23.寶蓋山
定位:以休閑、運動等為特色的城市公園。
主題:展示近代鐵路文化的城市公園。
位于鎮江主城西部,云臺山南側,西至京畿路,北至寶蓋路。
寶蓋山緊鄰伯先路和大龍王巷兩大歷史街區,山頂可眺望云臺閣,景觀效果佳。
24.彭公山
定位:以生態、休閑為特色的城市公園。
主題為動、植物園。
位于主城西部,東起揚溧高速,西至312國道,北于團山路,南至朱方路。
注:在26座山體公園中,京峴山公園包含京峴山、老山、禹山3座山體公園,故數量標為24個。
責任編輯:耿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