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干損傷有啥臨床表現?
保健醫師:陳波市一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腦干損傷是指中腦、腦橋和延髓的損傷,是一種嚴重的顱腦損傷。臨床上,常分為兩種:原發性腦干損傷,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下造成的腦干損傷;繼發性腦干損傷繼發于其他嚴重的腦損傷之后,因腦疝或腦水腫而引起腦干損傷。
通過臨床實踐和醫學統計,腦干損傷一般會有以下集中表現。
■ 意識障礙
??? 原發性腦干損傷病人,傷后常立即發生昏迷,輕者對痛刺激可有反應,重者昏迷程度深,一切反射消失。如有昏迷持續時間較長,很少出現中間清醒或中間好轉期,應想到合并顱內血腫或其他原因導致的繼發性腦干損傷。
■ 瞳孔和眼運動
改變眼球活動和瞳孔調節功能由動眼、滑車及外展等腦神經管理,它們的神經核均位于腦干,腦干損傷時可有相應變化,臨床上有定位意義。中腦損傷時,初期兩側瞳孔不等大,傷側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眼球向下外傾斜;兩側損傷時,兩側瞳孔散大,眼球固定。腦橋損傷時,可出現兩瞳孔極度縮小,光反射消失,兩側眼球內斜,同向偏斜或兩側眼球分離等征象。
■ 去皮質強直
是中腦損傷的重要表現之一。因為中腦前庭核水平存在促進伸肌收縮的中樞,而中腦紅核及其周圍網狀結構是抑制伸肌收縮的中樞所在。兩者之間切斷時,便出現去皮質強直。表現為伸肌張力增高,兩上肢過伸并內旋,下肢亦過度伸直,頭部后仰呈角弓反張狀。損傷較輕者可為陣發性,重者則持續發作。
■ 錐體束征
是腦干損傷的重要體征之一。包括肢體癱瘓、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反射出現等。在腦干損傷早期,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錐體束征的出現常不恒定。但基底部損傷時,體征常較恒定。如腦干一側性損傷則表現為交叉性癱瘓,包括肢體癱瘓、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及病理反射陽性。嚴重損傷處于急性休克期時,全部反射可消失,病情穩定后才可出現。
■ 生命體征變化
常見的生命體征變化主要有三種:呼吸功能紊亂、心血管功能紊亂、體溫變化。
出現這些變化,是由于當中腦下端和腦橋上端的呼吸調節中樞受損時,出現呼吸節律的紊亂;當腦橋中下部的長吸中樞受損時,可出現抽泣樣呼吸;當延髓的吸氣和呼氣中樞受損時,則發生呼吸停止。當延髓損傷嚴重時,表現為呼吸心跳迅速停止,病人死亡。較高位的腦干損傷時出現的呼吸循環紊亂常先有一興奮期,此時脈搏緩慢有力,血壓升高,呼吸深快或呈喘息樣呼吸,以后轉入衰竭,脈搏頻速,血壓下降,呼吸呈潮式,終于心跳呼吸停止。腦干損傷后有時可出現高熱,這多由于交感神經功能受損,出汗功能障礙,影響體熱發散所致。當腦干功能衰竭時,體溫則可降至正常以下。
除了生命體征,患者還會出現上消化道出血,這是因為腦干損傷應激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變所致。此外,還會出現頑固性呃逆,神經源性肺水腫等。
責任編輯:蘭友